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要尽量架空些,这样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3、下列有关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B . 氧化反应一般都要放出热量
C . 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D . 人和动物的呼吸不是缓慢氧化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氢气
D . 二氧化碳
5、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⑥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⑤
6、下列缓慢氧化:①呼吸作用;②食物腐败变质;③酒和醋的酿造;④农家肥的堆积腐烂;⑤钢铁生锈;⑥日常生活中将鲜豆腐制成臭豆腐。其中对人类或生产不利的是( )
A . ②⑤
B . ②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⑥
7、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 ℃热水的作用: 。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
B .
C .
D .




2、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
A . 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B . 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C . 纸锅的着火点很高
D . 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3、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 . 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 . 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
D . 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4、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
5、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三、拓展题(共3小题)
1、在煤矿的矿井里,为防止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 . 进矿井应先做灯火试验
B . 准备好灭火器材
C . 通风并严禁烟火
D . 戴呼吸面具
2、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
A . 氧气不够
B . 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 . 达不到着火点
D . 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2)【交流讨论】
①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②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