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省语文中考真题试题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2)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古(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国乒乓球队(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è)的状况。

(3)
A . 正确 B . 错误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征文启示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①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②用300字稿纸抄写,不超过1000字;③稿件请交到办公楼102室。欢迎全体同学们积极投稿。

此致

敬礼                                                         兴冀中学文学社

                                                       2015年4月10日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1-2题。。

(1)

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

二、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 (     )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①父大怒逐         ②属予作文以记(《岳阳楼记》) B . ①母其子居         ②似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 . ①独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 ①身微贱其行卓     ②出淤泥不染(《爱莲说》)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中                      市:        

(3)而己有饥                      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4)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

(5)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四、名著导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

(3)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

(2)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读后的感悟。

六、写作题(共1小题)

1、作文。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年河北省语文中考真题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