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见的历史纪年方法有很多。其中“甲午年”属于(    )
A . 帝王纪年法 B . 干支纪年法 C . 年号纪年法 D . 公元纪年法
2、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 .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 . 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言论中能直接体现孔子核心思想的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 .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 .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 .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 . 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5、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部分),据此可知(    )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

枣宜会战

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

反“扫荡”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

1942年

赴缅参战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6、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 . 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C .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7、《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与以往的“圣像图”明显不同: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而且画中所有人的形态都与常人无异。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 . 神权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殖民主义 D . 民族主义
8、“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
A . 德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英国
9、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

A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 发表《开罗宣言》 C . 发表《波茨坦公告》 D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0、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    )
A . 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 . 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 . 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 .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1、1993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这意在强调(    )
A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 . 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更明显
12、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新航路的开辟

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指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材料二:以国王的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国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属于国王。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如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制度

影响

A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B

成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C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构成秦朝政治体系的主要制度(至少两个)。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的理解。
(4)根据材料四,依次写出表格中A,B,C所的代表的制度名称。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2、马克思主义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理想到现实】

材料一: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从俄国到中国】

材料二: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历程,经由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幻想的破灭、推动他们去探求中国的新出路,革命性质亦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

【从革命到建设】

材料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材料中“布尔什维克成功”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三个方面概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3)仿照示例,从“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任选一个进行简要的解读。

示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