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1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X | |||
Y | Z | ||
Q |



C6H12O6(g)= C6H12O6(s), △H2
C6H12O6(s)+6O2(g)= 6H2O(g) +6CO2(g), △H3
C6H12O6(g)+6O2(g)= 6H2O(l) +6CO2(g), △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K | 压强/(105Pa) | ||||
1.01 | 5.07 | 10.1 | 25.3 | 50.7 | |
673 | 99.2 | 99.6 | 99.7 | 99.8 | 99.9 |
723 | 97.5 | 98.9 | 99.2 | 99.5 | 99.6 |
773 | 93.5 | 96.9 | 97.8 | 98.6 | 99.0 |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请回答:

①取适量X,加水完全溶解,无气体产生,溶液呈碱性;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②取1.685gX溶于水,加入含HCl 0.02000mol的盐酸恰好中和;中和后的溶液与硝酸酸化的过量AgNO3溶液反应,得到4.305g白色沉淀。
请回答:
已知:Cu2O+2H+ = Cu+Cu2++H2O
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 △H(298K)= - 46.2KJ•mol-1 , 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
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1)
①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H3的平衡产率为w,则KΘ= (用含w的最简式表示)
②下图中可以示意标准平衡常数KΘ随温度T变化趋势的是 。
①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理由 。
②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B.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分离空气可得N2 , 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 , 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请写出“化学法”得到FeO42-的离子方程式 。
相关信息如下:①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相关pH范围。
金属离子 | pH | |
开始沉淀 | 完全沉淀 | |
Fe3+ | 1.5 | 2.8 |
Fe2+ | 5.5 | 8.3 |
Zn2+ | 5.4 | 8.2 |
②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
请回答:
① 下列关于滴定分析,正确的是 。
A.图2中,应将凡士林涂在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内的c端
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C.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应借助烧杯或漏斗等玻璃仪器转移
D.滴定时,通常用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
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得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小
②图3中显示滴定终点时的度数是 mL。
已知: ;
请回答:
1H-NMR谱和IR谱检测表明: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②分子中含有苯环、甲氧基(-OCH3),没有羟基、过氧键(-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