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    )
A . HR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B . 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 C . 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 . 室温时,0.01 mol·L-1的HR溶液pH=4
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 . 装置②为原电池,总反应是:Fe +2Fe3+=3 Fe2+ C . 图③所示柱形图,纵坐标表示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D . 图④所示曲线,表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A B . 1 mol·L-1FeCl3溶液中,阳离子数为NA C . 一定条件下,将1mol SO2和0.5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分子数为NA D . 在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每生成0.5 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4、有些中国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化合反应

C

煮豆燃豆箕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肥庄稼

自然固氮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杀菌 B .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发生 C . 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和酸的盐,可用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6、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 H2+I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要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36mol/L所需时间为()
A . 等于10 s    B . 等于12 s    C . 大于12 s    D . 小于12 s
7、某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H2(g)+I2(g) 2HI(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B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 . 单位时间内拆开1molH—H键,同时生成2molH—I键 D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为12.35克 B .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20.00mL C . 用pH试纸测量次氯酸钠溶液的pH为11.5 D .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NaOH溶液应该稍过量
9、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1 , 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 是吸热反应 B . 是放热反应 C .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 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10、能符合题意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 Na2S水解:S2-+2H2O⇌H2S+2OH B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C . 用醋酸溶液除水垢:2H++CaCO3=Ca2++H2O+CO2 D . 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Cl2↑+H2↑+2OH-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 △H>0,△S>0 B . 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 增大 C . 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了11.2LH2 , 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D . 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e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B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C . 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 醋酸的中和热等于盐酸的中和热
1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B .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 . 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 D . 整个反应的ΔH=E1-E2
14、现有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c(H+)=c(CH3COO-) B . 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 . 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D . 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但电离常数Ka不变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0~5min内,v(H2)=0.1mol·(L·min)-1 B . 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 C . 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 D . 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2)氯化铝溶液具有净水的作用,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已知CO(g)+H2O(g) CO2(g)+H2(g),在8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在一密闭容器中含1.0molCO、1.2molH2O、0.75molCO2、2molH2 , 则上述条件下此反应v      v(填“>”“<”或“=”)。
(4)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Cl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5)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若三种溶液c(H+)依次为C1、C2、C3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6)常温下,已知Ksp[M(OH)3]=1.0×10-38 , 要使溶液中的M3+降至10-5mol/L,则应调节溶液pH=      
2、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H3COO+H+    △H>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ClO、CH3COONa、NaHCO3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 (3)
A . c(H+)             B . C . c(H+)•c(OH)    D .
(4)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填准确数值)。
3、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CO2可以制取甲醇,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   ΔH1=-178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 kJ/mol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 kJ/mol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C

C—H

H—H

C—O

H—O

键能/ kJ/mol

348

413

436

358

463

由此计算断开1molC=O需要吸收      kJ的能量(甲醇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CO(g)+2H2(g)=CH3OH(g)       ΔH=      kJ/mol。

(2)甲烷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3)下图是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填“CH4”或“O2”),电解前,U形管的铜电极、铁电极的质量相等,电解2min后,取出铜电极、铁电极,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12.8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mol,消耗标准状况下CH4      mL。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10.0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用0.100mol L-1硫酸滴定,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ΔH=-57.3kJ/mol)。
(2)将该烧碱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 烧碱样品的纯度是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