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共16小题)

1、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 .   初一前后 B . 初七前后 C . 十五前后 D . 二十二前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B .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 . 清澈的泉水 D . 铝合金
3、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 水中树的倒影 C . 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 . 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4、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克隆山羊 B . 细菌的分裂繁殖 C . 试管婴儿 D .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5、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
A .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 .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 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6、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 .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 B .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 .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 .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7、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 . 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 .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 . 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8、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镓酸锌中惊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 . 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 . 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 . 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9、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 . 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 . 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 . 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0、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灯L1亮;②断开S1 , 闭合S2 , 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氛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


A . 灯L2短路 B . 灯L2所在支路开路 C . c、d两点间开路 D . 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
11、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
A .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B . 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C .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D .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

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C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

D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1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 . 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 . 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 .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14、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 .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 .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1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16、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B . 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C .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增大 D .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共7小题)

1、某校学生于6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


(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
(2)研学期间当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
(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期      的结果。
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      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              
(2)
A . 海洛因 B . 鸦片 C . 咖啡
3、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5、生活中我们常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如图所示使用开瓶器能省力的原因是       。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器上的阻力      


6、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选填“A”“B”“C”“D”或“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       中。
7、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       。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7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8分,共35分。)(共5小题)

1、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

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

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

(1)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小华发现三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是一样的。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个50克钩码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

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以上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为什么      ?”等
3、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
(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       的可能性。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23℃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23℃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4℃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绿豆种子放入塑料盒内,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装满塑料盒并盖上盒盖,结果依然有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

小华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从能量获得方式的角度,对小华实验中“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
(4)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探究的问题:①种皮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②胚芽、胚轴或胚根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关于绿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
5、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同学们利用电路甲测量Rx的阻值,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一:

表一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I(毫安)

电阻R(欧)

1

2.0

2.30

870

2

2.5

2.90

862

3

4.0

4.70

85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      

(2)同学们发现该电阻的标定阻值为1000欧、为什么测量值与标定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他们查资料寻找原因,发现平时认为电阻为零的电流表和电阻无穷大的电压表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内阻,只是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同学们找来他们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明书,说明书显示:

电压表:量程0~6伏,内阻6000欧

电流表:量程0~10毫安,内阻40欧

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      (“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3)小组同学经过思考,改成电路乙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二:

表二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I(毫安)

电阻R(欧)

1

2.5

1.92

1042

2

2.5

2.45

1020

3

4.0

3.75

1067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做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3)
A . 测量该定值电阻选择电路乙更合适 B .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得到的电阻阻值都会偏大或偏小 C . 选择合适的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偏差会减小,更接近真实值
(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的探究,如果需要测量阻值约20欧小阻值电阻时,选用了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甲和乙中的哪一电路?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小题4分,第30~31小题每题6分,第32~33小题每题8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6分,共45分。)(共7小题)

1、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      
2、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的化学式是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3、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

(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      (写两点)。
(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

(3)网球表面比较粗糙,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图乙中,网球从A点经过最高点B飞行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在A,B,C三点,网球在A点机械能最大

②位于最高点B时,网球的动能为零

③在该飞行过程中,网球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4、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
(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
(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      (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作用。如垂体分泌的       就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4)在寒冷的冬天,皮肤的血液是如何进行体温调节的?
5、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


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载满乘客时总质量为15吨,某次运行时从充电桩充满电后电车储存的能量约为2×107焦,能以10米/秒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千米,能量利用的效率为90%。

(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2)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米2 , 求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多少?
(4)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电容器输出电压为300伏,不计电容器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损耗,则工作电路的电流有多大?
6、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3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指出一点即可)。
7、现有规格分别为“6V3W”和“6V6W”两个小灯泡L1、L2 , 已知它们的电流与电压间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L1、L2的灯丝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L1、L2并联接在学生电源间,电源电压调节为6伏,通电5分钟,则两灯泡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
(3)若将L1、L2串联接在学生电源间,调节电源电压,在保证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下,L1、L2消耗的实际总功率最大值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