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对古代黄河流域早期城市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古城由城墙围起来,城墙仅仅作为城市的管理边界

②古城已具有公共设施

③古城的布局已具有规划的痕迹

④古城与现代城市已无不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2、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2012年7月21日,北京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共设施的至关重要。下列能反映出在很早以前我国就已经有很实用的基础设施的是(      )

A . 城墙  B . 船彤彩陶壶   C . 龙虎堆塑   D . 陶制排水管
3、从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我们可以发现(     )

①当时制陶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②原始先民通过歌舞来表达情感

③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日趋丰富    ④我国龙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4、下列遗址或出土文物中,能反映已经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有(      )

①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②东北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庙

③河南濮阳市西水坡出土了龙虎堆塑

④良渚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等大量玉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5、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下图阴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图中②地是(    )

A .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B . 印度河流域 C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 . 尼罗河三角洲
6、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纬度相似,但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②地比①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

A .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 .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 . 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7、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都延续至今 ④社会分化明显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8、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出现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奴隶社会 D . 封建社会
9、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某兴趣小组在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单元总结时,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发言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B . 最早种植水稻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C . 粟的种植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文明 D .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0、中国早期的农业大约出现在于(  )

A . 170万年前   B . 70万年前   C . 20万年前 D . 1万年前
1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下列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成就是(  )

A . 种植粟  B . 种水稻  C . 加工玉器   D . 烧制陶器
12、“神农耕而作陶”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原始居民过着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 . 原始居民已能制作陶器 C .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 . 这时原始居民中已出现贫富分化
13、被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历史文物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蛋壳黑陶杯 D . 大禹鼎
14、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的浙江省不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而且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曾生活着我国早期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15、世界上究竟是谁发明了水稻种植?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了100多年。直到中国远古遗址的出土了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使中外学者不得不重新下结论:最早的种稻人就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下列哪个遗址的发现能够证明这一结论(    )

A . 半坡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元谋人 D . 北京人
16、在完成《走访原始农业聚落》学习之后,小瑶对笔记进行了整理,其中有误的是(    )

A . 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西亚  B . 半坡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 . 原始农村聚落先民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D . 河姆渡人使用陶器储存食物
17、      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  D . 北京人
18、下图小明参观远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是拍下的照片,那么他可能参观的是哪一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 . 西亚先民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19、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人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20、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我国的(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二、问答题(共2小题)

1、读以下文物图,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些文物的图案中观察到什么共同的信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文物的出土地址你能判断这些文物是从哪些流域发掘的?这说明了什么?

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识下图,回答问题。


(1)看图回答问题: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个聚落遗址的居民房屋?这两处聚落遗址分别位于哪里?

(2)试分析:为什么同一时代的房屋结构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如今,在世界的哪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乙图这样的建筑?

(3)建造房屋反映出古代的先民已开始定居生活,你认为古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材料二: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材料三: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传说时代哪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请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典故?后来禹用什么方法使得治水成功?

(3)尧舜禹这样的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的什么状况?

3、识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图甲、图乙所示文物的名称和出土的地点。

(2)图甲所示文物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请写出它的精致之处。

(3)图乙2所示文物出土于一处墓葬。考古学家推测,墓主人是集军事权力与宗教权力于一身的显贵人物。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