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蔡伦  D . 孙思邈
2、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会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扁鹊 D . 李时珍
3、下图中的体操图片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 . 华佗 B . 扁鹊 C . 张衡 D . 张仲景
4、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

A . 祖冲之 B . 顾恺之 C . 司马迁 D . 贾思勰
5、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巨著的体例是(      )


A . 编年体通史 B . 编年体断代史     C . 纪传体通史  D . 纪传体断代史
6、《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7、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蔡伦改进造纸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8、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 《资治通鉴》 B . 《水经注》   C . 《天工开物》 D . 《史记》
9、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 . 《本草纲目》  B . 《史记》  C . 《梦溪笔谈》 D . 《天工开物》
10、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


A . 《史记》  B . 《水经注》 C . 《伤寒杂病论》   D . 《齐民要术》
1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资治通鉴》
12、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


A . 孔子         B . 司马迁  C . 杜甫   D . 司马光
13、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


A . 《春秋》 B . 《后汉书》  C . 《史记》  D . 《汉书》
14、《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


A . 纪传体通史 B . 纪传体断代史 C . 编年体通史  D . 编年体断代史
15、俗语“人人阿弥陀,家家观世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 . 秦朝时期  B . 两汉时期 C . 魏晋时期 D . 隋唐时期
16、与“千手观音” “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17、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遍布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

A . 陕西西安   B . 陕西咸阳    C . 河南洛阳    D . 江苏南京
18、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      )


A . 山东五莲山  B . 四川青城山   C . 洛阳白马寺   D . 洛阳龙门石窟
19、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印度教 C . 道教 D . 佛教
20、秦汉时期斗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期我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书。这批藏书有一万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马迁的父亲尽快整理出来。这可难办了,这一万多卷书中,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无下卷,有的竹简的牛皮韦编也断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和补充,而且还必须是有学问、有毅力的人来做。听到这事后,司马迁就自告奋勇地说:“这些书我能读完。”父亲问:“你说说怎么个读法?”“一万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吓人的数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读十卷,那读四年,也差不多读完了。”从此,司马迁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每天坚持读十卷,直到把这批书读完。这就是“读万卷书”典故的由来。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请回答: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6)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材料二   见右图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判断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2)       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
(3)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阅读下列材料: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1)       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       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4、下图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读图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何时传入我国的?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
(2)能否举出一些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是谁的言论?
(2)       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
(3)       他的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你认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