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这是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奠定了欧洲新时代的思想基础,使欧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时代,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这场运动是(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开辟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2、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下表,可填入表格中空白处的选项是(  )

姓名

国籍

作品

达·芬奇

意大利

《________》

莎士比亚

英国

《李尔王》


A . 《蒙娜丽莎》 B . 《神曲》 C . 《哈姆雷特》  D . 《奥赛罗》
3、14、15世纪是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文艺复兴大力宣扬教会学说  B .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C . 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   D . 新航路开辟使地中海沿岸繁荣起来
4、“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牛顿吸引了世界”指的是(  )​

A . 他研制了汽车 B . 他发明了电灯 C .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 他改进了蒸汽机
5、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 . 伏尔泰 B . 孟德斯鸠 C . 卢梭 D . 黑格尔
6、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运动是(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宗教改革 C . 启蒙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7、1787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 .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 .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 . 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 . 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8、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B .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 . 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 . 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9、1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起启蒙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张扬(  )​

A . 自然力量 B . 人类的力量 C . 理性的力量 D . 宗教的力量
10、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意大利 C . 德国 D . 法国
11、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文化热,这股热潮被称为“东学西渐”,这一局面集中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12、启蒙运动的影响有(  )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②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③推翻了封建制度④鼓励了仁人志士的反封建斗争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3、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③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 .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 .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 . 神学文化的复兴
15、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 . 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 人文主义思想 C . “民主”、“共和”思想  D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6、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B . 开始于英国 C .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 .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17、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既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所说的“他”是指(  )

A . 但丁 B . 达·芬奇 C . 莎士比亚 D . 米开朗琪罗
18、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 . 《哈姆雷特》──米开朗琪罗 B . 《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C . 《蒙娜丽莎》──达·芬奇 D . 《神曲》──莎士比亚
1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 .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 .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 . “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地位
20、2013年9月24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联合举办的“文艺复兴之春—佛罗、萨雕塑艺术展”在卢浮宫内的拿破仑厅拉开帷幕,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引得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该雕塑在当时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  )

A . 雕塑的艺术价值史无前例  B .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C . 敢于挣脱束缚,挑战神权 D . 艺术形式和手段得以创新

二、问答题(共5小题)

1、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的人们仍处于漫长的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宣扬了哪些思想?

(2)材料中,用以驱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指什么?

(3)写出材料反映的事件中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观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两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影响到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期间,一大批歌颂人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相继涌现,如下图名画。


(1)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哪国?兴起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片的名称叫什么?其作者是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歌颂人的力量,不相信神的力量……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1)两则材料共同思想是什么?反应的是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何意义?​

5、中世纪是我们基督教的黄金时代,可惜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对持有“异端思想”的人,我们试图用火去镇压,我们不仅对布鲁诺用了火,在西班牙,在300多年里,被判处的异端分子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者达10万人!可是,我们的地盘还是在不断缩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地盘还是在不断缩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