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共20小题)

1、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
A . 火山湖 B . 海岸边的怪石 C . 喜马拉雅山 D . 沙漠中的石蘑菇
2、刚进入初中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 160 毫米 B . 质量约 45 千克 C . 体温约 30℃ D . 平静时心跳每分钟约 30 次
3、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血液 D . 精子
4、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 . 千岛湖 B . 杭州西湖 C . 夏威夷群岛 D . 喜马拉雅山
5、下列全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 对虾、苍蝇、蚂蚁、蜈蚣 B . 青蛙、青鱼、乌龟、乌鸦 C . 家鸽、丹顶鹤、蝙蝠、蝴蝶 D . 鳄鱼、娃娃鱼、鱿鱼、鲸鱼
6、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 80g 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 . 仍是 80g B . 大于 80g C . 小于 80g D . 不能确定
7、下列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青蛙和蝌蚪 B . 现代都市中的人和原始部落中的人 C . 一个蜂群中的工蜂、蜂王和雄蜂 D . 一群自由自在生活的骡子
8、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 393 种,其中浮游植物 116 种、蕨类植物4 种、裸子植物 2 种、被子植物 271 种,鸟类有 265 种。这主要体现了( )
A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 . 物种的多样性 D . 遗传的多样性
9、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变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能阻止细胞内物质外流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1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掠过,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A . A B . B C . C D . D
11、小明在一次乡村旅行中吃到了美味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果,他想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
A . 玉米 B . 蕨菜 C . 板栗 D . 银杏果
12、“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 .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C . 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 . 观察时,自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13、用皮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受影响 D . 不能确定
14、2017 年以来,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 .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 .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 .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1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所示图像,且模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清晰( )

A . 装片向下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 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16、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块大衣柜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118.7 cm B . 118.75 cm C . 118.753 cm D . 1187.5 cm
17、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的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被土壤吸收了 B . 被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了 C . 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D . 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18、依据图①~③所表示的生物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①②③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 B . 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 . 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 . 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
19、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 . 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 . 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2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 . 大于 4.1g B . 等于 4.1g C . 小于 4.1g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共10小题)

1、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2)如图乙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人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点亮的电灯、转动的洗衣机、发出声音的收音机都需要      
3、春假里小王与同学一起去镇上的某公园游玩,春天的航坞公园,阳光明媚,游人众多。小湖边,垂柳抽出新枝,小草迎风起舞,鸟儿在枝头歌唱,引得蚯蚓也从黑油油的土中探出头来,古老的塔也焕发出青春的光芒。试回答:短文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属于生物的是      。(至少各写 3个)
4、生物体艳丽多姿的重要原因是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      它们复杂多变的生活 环境。而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得多,因此水生生物的结构较      
5、生物的分类单位共七个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      
6、我国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有很多野生珍稀动植物。如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的素有“东方瑰宝”美誉的珍稀鸟类      。请你再举出 2 种我国珍稀植物:            
7、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A 细胞通过      形成 B,此过程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2)B 通过      形成 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3)请你写出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      
8、小雪在家用小刀削苹果后没有及时把小刀洗干净,过了几天她发现小刀上出现锈迹。以下是她和妈妈的部分对话。

小雪:“妈妈,小刀生锈了”。妈妈:“你削了苹果,小刀没有清洗,它当然会生锈。如果你当时用水洗一下,及时擦干,就没有那么容易生锈了”。

(1)上述对话中,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填“小雪”或“妈妈”)说的话。
(2)妈妈的回答主要描述了小刀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9、如图是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乙细胞最外层①是      
(2)②是      ,控制着物质的进出,③是      ,其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3)含有细胞液的结构是      (填图中的 数字序号)。
(4)图中甲细胞没有结构⑥,你认为该结构可能是      
10、据外电报道,土耳其东部 23 日发生里氏 7.3 级地震,已经造成 279 人死亡、1300 人受伤。因此次地震导致的死伤人数,可能仍将会进一步增加。土耳其政府正展开紧急救援工作以及善后事宜。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如图所示:

(1)因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处于不断的碰撞挤压状态,所以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区域,处于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之一的      地震火山带。
(2)因中国台湾地区位于            两大板块交界处,所以也是一个多火地震的地区。

三、实验探究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共6小题)

1、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  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当前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有科学家调查了影响脊椎动物灭绝的常见原因,结果如表所示。

类群

每一种原因所占比例(%)

生境消失

过度开发

物种引进

其他原因

哺乳类

19

23

20

38

鸟类

20

11

22

47

爬行类

5

32

42

21

鱼类

35

4

30

31

注:生境消失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森林和草地等生存环境的大面积减少。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对哺乳类动物的灭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如果要比较表中的“生境消失”、“过度开发”和“物种引进”三大原因分别对脊椎动物物种灭绝的影响程度,根据你的分析,上述三大原因中的      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3、小科家经常出现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面乱撞。
(1)小科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      
(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      作用。
(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      
4、小红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 100g、50g、20g、20g、10g、5g):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 所示的情形,则横梁      平衡(填“已经”或“没有”)。
(2)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 50g、20g 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 20g 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 c 所示;再用 10g砝码将一个 20g 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 a 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 )。 (2)
A . 70g~80g 之间 B . 80g~90g 之间 C . 90g~100g 之间 D . 100g~110g 之间
(3)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使天平横梁平衡。(填序号) (3)
A . 调节平衡螺母 B . 取下 10g 的砝码,再加入 5g 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 . 加入 5g 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 . 加入 5g 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 5g 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5、  20 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 1915 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2)
A . 火和地震 B . 宇宙的起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6、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稀碘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小科在光源充足的实验室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在不改变显微镜放置位置的情况下,可通过选用      的方法提高视野亮度。
(4)小科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正常,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