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共25小题)
1、不能用于扑灭石油油井起火的方法是( )
A . 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 . 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C .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 . 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不慎将其打翻引起桌面着火,应采取的最简便的措施是( )
A . 马上拨打120
B . 用嘴吹灭
C . 寻找灭火器把它扑灭
D . 用湿抹布盖灭
3、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汽油⑥火柴.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④⑤
4、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空气
B . 氢气和氧气
C . 天然气和空气
D . 氖气和氧气
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6、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或灭火方法为( )
A . 泡沫灭火器
B . 干粉灭火器
C .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 . 用水扑灭
7、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提供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提供氧气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 . 火柴梗着火点高
B .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 . 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 . 火柴梗潮湿
9、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
A . 加少量水
B . 倒掉油
C . 倒入大量菜
D . 撒上沙子
10、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
A . 碳
B . 氢
C . 硅
D . 硫
11、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
A . 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B . 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 . 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
D . 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
1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A . 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 . 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 .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3、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
B . 燃烧不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C . 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 . 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14、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 )
A .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 . 使大火隔离空气中的氧气
C . 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 .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15、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 . 块状固体要粉碎
B . 与氧气接触
C . 温度达到着火点
D . 物质具有可燃性
16、燃烧是一种 、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7、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 、 、 .
18、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正常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
19、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而将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氧气的集气瓶中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
20、物质燃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教室里的木桌等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发生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 .
21、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就燃烧更旺?
2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中白磷和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3、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 ;② .
(2)4P+5O2
2P2O5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

24、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这是为什么?
25、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如图所示).
(1)该同学在实验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2)得出与燃烧有关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