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⑤苏联对日宣战 ⑥德国投降
①德黑兰会议 ②开罗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不能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二、问答题(共3小题)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首先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德国首先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2)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两次“闪电战”。1942年初,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什么宣言?结成了什么联盟?
(3)德国两次首先挑起了世界大战,它达到挑起战争的目的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 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 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4)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1)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什么文件?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这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4)打败法西斯后,为维护世界和平,1945年10月,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5)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世界已跨入新世纪,可天下并不太平。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七十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的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抗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不会忘记,大批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并肩对日作战,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主席会见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时的讲话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