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松江水暖,杨柳吐绿。哈尔滨新区发展在大步向前,众多开复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2019年4月底前开复工项目数达到52个。下列新区建设过程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A . 锰钢制成的塔吊 B . 环绕新区公园的含有合成橡胶的塑胶跑道 C . 钢筋混凝土桥墩 D . 建设楼房用到的玻璃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 蒸发结晶 D . 测定稀硫酸的pH
3、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 活性炭净水 B . 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C . 干燥的石蕊小花放在二氧化碳中 D . 干冰冷藏保鲜食品
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 用氧气做燃料焊接金属 B . 氢氧化钙做补钙剂 C . 用聚乙烯塑料做不粘锅内衬 D . 用焦炭炼铁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B . 生活中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C .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D .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点燃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 .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D . 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会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用纯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复分解反应 B . 煤炉内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     氧化反应 C .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 D . 溶洞的形成:    分解反应
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煤矿的矿井里不但要严禁烟火而且要经常通风 B . 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 . 蛋白质在人体中经酶的催化作用,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D . 人体中氟元素过量会引起龋齿和氟骨病
9、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很多学生在完成立定跳远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0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葡萄糖和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 .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96个质子 C . 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D . 上述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3%,植物光合作用和化工生产都要用到二氧化碳 B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海水淡化的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C . 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 .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1、对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B

CO2与CO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C

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

通过移走硅原子可以构成“中国”两个字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A . A                          B . B                           C . C                           D . 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分别蒸干观察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闻气味

C

黄铜和铜

观察颜色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氢氧化钠和熟石灰

分别溶于水后加入碳酸钾溶液

分别加入硝酸按研磨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 . 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3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析出 晶体的质量乙一定大于甲 D . 1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

NaOH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C

N2

CO2

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

D

CaO

CaCO3

高温

A . A                          B . B                           C . C                           D . D
15、某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将 200g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31.4g滤渣,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 98% B . 31.4% C . 68.6% D . 49%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人们喜爱的火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老少皆宜。下列是食用火锅时的一些涮品:

(1)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此营养素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
(2)蔬菜生长过程中出现叶子边缘发黄的症状,需要施加化肥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在北方若蔬菜种植的比较早,温度低且少雨,还需施加磷肥,其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      
(3)由于长期偏食会引起坏血病,主要是因为缺乏_______引起的(填字母)。所以,我们每天摄入食物时耍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3)
A . 维生素C             B . 维生素A             C . 铁元素
2、“科技兴国,科技创新”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升,氢氧燃 料电池车作为一种终极环保新能源车,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目 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公交和物流方面已经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车。

(1)汽车的壳体材料使用了铝合金,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_等性能(填字母) (1)
A . 抗腐蚀性好、密度大        B . 密度小,有金属光泽,熔点低     C . 强度和硬度好
(2)工业上炼铝的方法是电解氧化铝,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3)氢氧燃料电池车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从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      能。
(4)此种汽车的使用,不但节约了石油资源,而且还不会有燃油汽车尾气污染物,如      (填一种即可)等的排放。
3、下图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其中“О”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A图补充完整,使之表示正确。      
(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理由是      
(3)画出比氢元素多两个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分类、类比、推理与总结是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请回答:
(1)要想通过实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论,除了要保证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外,还要保证合理的实验步骤,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有下列反应:Ag++Cl-=AgCl↓,此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含氯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经过比分析,钡盐溶液与含硫酸根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写出其对应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现有石灰石、氯酸钾、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锰及相关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用品,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仪器a的名称      ,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      
(2)根据所给的药品,选择AE装置组合在一起即可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该种方法能收集到氧气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      ,使试管内压强      ,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进入集气瓶内。
(3)若再补充一种药品来制另一种气体,同时要验证此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此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填以上装置的字母序号)。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等。F是—种气体单质。B和E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C,E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E: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3)写出F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1)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第一次加入稀盐酸A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3)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将C烧杯内溶液蒸发掉1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6)有150t此氢氧化钠废液,若将其变成氯化钠回收,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自己设计并进行了以下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观察与记录)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实验后同学们将A烧杯中物质过滤,将所得滤液和B烧杯中物质集中到同 一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同学们将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得到C烧杯中滤液和滤渣D。同学们对C烧杯中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C烧杯滤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实验探究)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及所学知识讨论后,甲同学取滤渣D,乙、丙同学取C烧杯中滤液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评价与交流)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C烧杯中滤液一定不含有(2)      (填离子符号)。同学们认为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错误,其理由是(3)      

丙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C烧杯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4)      (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及推理分析,经小组同学讨论后,最终确定了C烧杯中滤液的离子成分为(5)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的思路是:首先根据实验现象及离子的化学性质等推测出一定存在的离子,并且无需证明,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设计实验进行证明,但是要注意所选试剂不能同时和(6)      ,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