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   B . 液体的加热 C . 量取一定量液体   D . 用滴管取液体
2、下列食物中富含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
A . 虾仁鸡蛋韭菜馅水饺 B . 红烧排骨 C . 凉拌海带丝 D . 蒸鸡蛋糕
3、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 氢氧化钙做干燥剂 B . 硫酸用于制造化肥 C . 液氧用于超导技术 D . 活性炭用于炼铁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B . 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 C . 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D . 镁带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火焰,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5、下列描述是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B . 用炉具清洁剂清洁炉灶上油污 C . 白酒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D .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工业上制取氧气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B .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3CuCl2+2Fe=3Cu+2FeCl3     置换反应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化合反应 D .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7、家庭装修使用劣质材料危害很大,其中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 甲醛中碳、氢原子的质量比为1:2 C . 甲醛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 . 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②④表示的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 . ①③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 C . ②⑤⑥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 . ⑤⑥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 . 图书、档案着火,用水浇灭 C . 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 . 用钢丝刷除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物
10、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B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不同

C

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它们都属于化石燃料 B . 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 C .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D . 铁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
12、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尿素和硫酸铵

取样,加入稀盐酸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

铁粉和木炭粉

取样,加稀盐酸

观察颜色

D

棉花和羊毛

取样,点燃

拉伸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 B . t1℃时,可以得到质量分数30%的乙的饱和溶液 C .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从甲、乙混合溶液中提纯甲 D . 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一定大于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

CuO

O2

加热

B

氯化钙溶液

盐酸

过量碳酸钙

过滤、蒸发溶剂

C

氯化钠溶液

纯碱

过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

D

O2

H2O

浓硫酸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15、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某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73g质量分数2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溶剂质量为63.8g,则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 2.2g B . 3.3g C . 1.1g D . 4.4g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作为冰城中学生,很多同学都会滑冰、滑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刀鞋刀刃部分是用特殊钢制成的,主要利用了钢具有      的物理性质。
(2)室外滑冰时穿着的服装面料需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等性能,制作该服装面料的纤维属于      材料。
(3)中学生要比成年人摄入更多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等,蛋白质是构成      ,是机体      的主要原料。米饭、馒头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      (填化学式),该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4)某蔬菜生长过程中施加了硝酸铵,其作用是促进植物            ,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若向刚刚用熟石灰改良的酸性土壤中施加硝酸铵会降低肥效,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2、“绿皮火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深绿色的车身,低廉的票价,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皮火车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气焊是常用的金属焊接方法,是利用乙炔与氧气反应产生的火焰的高温将两块金属熔接一起,这一应用体现了氧气的      性。
(2)绿皮火车的动力来自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需要燃烧柴油产生动力,该火车运行时的能量转化是      ,柴油是      炼制出来的一种产品。
(3)“塑立得”火车地板是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易清洁的功能性涂层产品,它的使用解决了PVC地板的问题和缺陷。PVC这一塑料缩写代码对应的塑料名称是      ,PVC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或“有机高分子”)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化学的发展。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定律的是_____(填字母)。 (1)
A .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 NaOH溶液和Na2SO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一所示。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

①A、C两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中的      ,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②该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用镊子向锥形瓶中加入固体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药品④收集二氧化碳

(4)若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取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缺点是      
(5)实验结束后,先将锥形瓶内残余物倒入废液缸,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回收,然后加水洗涤锥形瓶。锥形瓶等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2、比较和分类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化学实验可以从“实验方法、实验目的、实验安全”等角度加以分类。请仔细分析下列实验,按照实验方法可以将实验      (填字母)实验C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A

B

C

D

(2)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114页“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有些物质的溶解性用“﹣”表示,这说明该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会发生“水解”。如碳酸铜遇水会水解:CuCO3+H2O=Cu(OH) 2↓+CO2↑.请仿写出碳酸铁遇水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A为黑色固体,B物质的水溶液为蓝色,D和E两种物质中不含相同元素,E是常见的温室气体,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E,“﹣”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图中并没有表示出六种物质的所有反应及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

(1)C,E的化学式分别为:C      、E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现有21.2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除去其中的氯化镁,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以下药品: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为了除去氯化镁,同学们所选的溶液是      (填名称)。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X)的比例式      
(4)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台上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展开合作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初步探究

继续探究

废液处理

(1)(交流与讨论1)甲同学通过实验一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结论      
(2)(交流与讨论2)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实验二,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3)(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

(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受乙同学实验的启发,设计了实验三:将乙同学实验二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样品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于是得出实验结论: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与评价)丙、丁两位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提出质疑,理由是      

 

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表达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三个实验所得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废液中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      (填化学式),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加入适量      (填“水”或“稀硫酸”或“熟石灰”),观察到      的现象,即可排放。
(5)(总结与提升)由上述探究可知,在选择试剂对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时,试剂的种类可能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      也可能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