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九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 7小题,共50分)(共7小题)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 。 |
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 |
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 的高度将盛有 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旋钮。 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③加热试管,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
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
④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B. |
操作B是先 ,再 |
【提出猜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 , 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 (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 。
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
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
已知:①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
② 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 ℃时开始分解。
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 (填化学式)。
【提出猜想】
猜想1.碳酸钠; 猜想2.碳酸氢钠; 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
① 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小 月 |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
pH (填“>”“<”或“=”)7 |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
小 妮 |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试管A中有 ,试管B中液体 。 |
猜想2成立 |
①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 。
②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 。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 g;
②该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