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名校调研系列五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10小题)
1、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
加足量水
B .
加足量锌
C .
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
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品解冻
B . 拉面条
C . 削果皮
D . 鲜奶变酸
3、下列生活中的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雨披
B . 纯棉围巾
C . 不锈钢菜刀
D . 实木衣柜
4、在反应2Mg+CO2
2MgO+C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 . Mg
B . CO2
C . MgO
D . C
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液氧一一混合物
B . 生铁——单质
C . 生石灰——氧化物
D . 纯碱——碱
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aCl
C .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 ⑤中x的值为18.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 .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C . 本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把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出现
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 . 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实验3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
D . 实验4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B . 点燃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C . Na2CO3溶液和其他碱溶液一样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Na2CO3也是碱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共3小题)
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4个硫离子 。
(2)标出翻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 。
(3)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
2、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共有 种分子;
(2)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判断依据是 。
(3)从该微观图得到的信息是 (答一点)。
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3)新买的汽车里常放一袋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4小题)
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 。
2、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图1中,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A”“B”或“C”)
(2)若在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 。
(3)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4)图2中,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 (填“A”“B”或“C”)。
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材料。
(1)要验证镁、铝、钢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已选择了打磨过的铝丝、硫酸铜溶液,你认为还需要的溶液是 溶液。
(2)现有一包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溶质一定有 。
4、面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认清知识间的联系。某同学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化学性质关系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一种指示剂,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则X可能是 。
(2)若Y是空气成分中的物质,请写出氢氧化钠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2小题)
1、请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能选择C装置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F中盛装澄清的石灰水并用此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从 (填“a”或“b”)进入。
(5)用图Ⅰ所示的软塑料瓶收集满CO2 , 再倒入约
体积的紫色石燕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在“粗盐中难溶性余质的去除”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制得了“白色的盐”,小刚很高兴,并大声地说:“我制得了纯净的NaCl。”老师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解释说:“同学们制得的白色的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于是,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沉淀A的化学式是 。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2以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4)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5)小刚向滤液乙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就进行蒸发操作,丽丽马上制止,并设计实验,探究蒸发皿内溶液中除了NaCl以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于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该溶液中溶质成分为NaCl和Na2CO3。如果用该溶液蒸发结晶,则得不到更纯的NaCl.
五、计算题(6分)(共1小题)
1、某同学用适量的稀盐酸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