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序号 | 历史事件 | 标志着 |
① | 1949年开国大典 |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② |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
③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
④ | 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 |
下图中属于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
①改革开放符合民心②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我国已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下列关于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
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
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年份农业(%)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第一年26.632.141.3
第二年27.234.338.5
第三年28.836.734.5
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二、问答题(共3小题)
【回首改革成果】
【破解改革难题】
表12013年部分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东部地区 | 中西部地区 | |||
浙江 | 江苏 | 河南 | 贵州 | 广西 |
51.7% | 49.0% | 30.1% | 29.0% | 25.0% |
【描绘改革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去担当,更宏伟的目标召唤我们去实现。我们定会一步步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1)图10、图11中的数据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
(2)根据表1和链接内容,分析我国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宏伟目标?
材料一:新婚大件:今年初三的红红说:“我的爷爷奶奶结婚时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四大件;我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我表哥和表嫂去年结婚时有120平方米的新房和小轿车。”
材料二:到2007年,我国尚有1479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材料三: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生活还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
(1)感悟发展:材料一中“新婚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3)我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要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