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75分,每小题3分)(共25小题)

1、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建立互助组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种姓制度 D . 《论语》
3、《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

A . 割占中国香港岛 B .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在中国设立工厂 D . 抢劫北京城
4、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

A . 传统儒家思想 B . 维新变法思想 C . 民主革命思想 D . 民主和科学
5、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

②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⑤
6、2017年下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 广州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百色起义
9、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10、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11、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这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了许多著名思想家。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B . 反对开明的君主执政 C . 批判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D .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2、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13、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鱼纹彩陶盆 B . 骨耜 C . 铁铲 D . 筒车
14、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有关的一项是(    )
A . 耧车 B . 曲辕犁 C . 水排 D . 翻车
16、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一度僵化,具体的表现是(    )
A . 分科考试 B . 设殿试 C . 八股取士 D . 闭关锁国
17、中国古代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生物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

A . B . C . D .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材料中的内容源于(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变法图强    ②三民主义    ③“民主”“科学”    ④“自强”“求富”

A . ①③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②①③
20、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 . 联共抗日 B . 反蒋抗日 C . 逼蒋抗日 D . 国共合作
21、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 .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 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 . 西安事变的爆发
22、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
A .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 .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 .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D .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2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实施 B .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 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D . 1936年新宪法颁布
24、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历了“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演变

②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部门

③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④都推动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25、观看下图,21世纪初中国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 B . C . D .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5分)(共2小题)

1、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为了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邀请你伴着红歌旋律一同参与。
(1)【红歌诠释征程篇】与如图的歌词相应的史实有哪些?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③《在希望的田野上》——      

(3)【红歌演绎史诗篇】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历史图片

对应歌词

开国大典

A      

B      

深远影响

C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得到实现。

(4)【红歌宣传感悟篇】如图是校团委未制作完成的一张红歌宣传海报,请你将年代和主题补充完整。

(5)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2、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把德国打得半死,并且要求赔钱若干,德国回家养伤赚钱还赔款,一战结束,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联合东半球一起把德国打回老家。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

——普京红场阅兵讲话

材料四: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城,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1)材料一中的“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标志西半球与东半球正式联合的重要文件是什么?发表于何时?
(2)如表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大事年表,请填写完整。

时间

事件

影响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

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3年2月

      

战争的转折

(3)材料二中的照片拍摄于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为了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而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4)材料三中普京认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5)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意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湛江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