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金属拉成丝 B . 盐酸除铁锈 C . 空气液化 D . 石油分馏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
A . 食盐 B . 烟花爆竹 C . 汽油 D . 罐装液化石油气
3、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B . 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C .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D . 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4、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 扇灭-隔绝氧气 B . 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 .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 .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5、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 . 品红溶解 B . 篮球充气 C . 酒精挥发 D . 柳絮飞扬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是可再生能源 B .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 .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D . 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7、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 原子的质子数 C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 原子的中子数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4个N原子:2N2 B . 铁离子:Fe2+ C . 硫酸铝:Al2 (SO43 D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9、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 .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 .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 . 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B .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 .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 . 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质都是固体 B . 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1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 B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 . 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D . 探究甲烷的组成
1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B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14、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 . 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 . 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 . 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烤焦的食物表面呈      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      元素。
(2)水果麦片中,属于无机盐的是      ,加入该物质的作用是      
(3)揉搓冰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铵”);塑料膜属于      (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硅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      位。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回答下列问题。
(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炭罐的作用是      (选项字母)

a 过滤                      b 脱色除味                   c 消毒杀菌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①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④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 , 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      )、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设计与实验)

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      (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      。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5)(实验结论)

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      

(6)(反思与应用)

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      (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操作

现象和结论

未知溶液分别编号为a、b,取适量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b并振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