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胃液0.9~1.5
B . 唾液6.6~7.1
C . 尿液4.7~8.4
D . 胰液7.5~8.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 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天然气
B . 石油
C . 氢气
D . 煤
5、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CaO
B . NaOH
C . KMnO4
D . H2SO3
7、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氮
C . 稀有气体
D . 可吸入颗粒物
8、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出液体体积
B . 测溶液的pH
C . 加热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10、煤油中含有噻吩(用Ⅹ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 CH4
B . C4H4S
C . C4H6S
D . C4H8S
11、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B .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 .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D .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气味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 .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13、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C . 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D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
B . Ba(NO3)2溶液与稀HCl:Ba(NO3)2 +2HCl=BaCl2+2HNO3
C . NaOH溶液通入CO2:2NaoH+CO2=Na2CO3+H2O
D . 乙醇燃烧:

15、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 . 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 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 . 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2个氢分子 ;
(2)硝酸根离子 ;
(3)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4)2P 。
2、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应用 |
“蛟龙号”深潜器 |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
新型水处理剂 |
用到的材料 |
特种钢 |
高强度涤纶 |
纳米铁粉 |
(1)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
(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 (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石灰 b活性炭 c小苏打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序数,回答下列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第一周期 |
1 |
2 |
||||||
第二周期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三周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Ar |
(1)表中铝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2)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9号和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 ,E物质的用途是 。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 ,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2、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 (填代号)作为发生装置。常温下,下列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3)用装置E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此问必须要有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