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 .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 .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 .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A . 煮沸 研碎    B . 浸泡 过滤    C . 萃取 剪断    D . 蒸馏 捣碎
3、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A . A    B . B    C . C    D . D
4、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 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    B . 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 C . 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    D . 马鞍山钢铁厂冶炼特种钢
5、下列化学术语或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A . CH4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     B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 . 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D . S2-的结构示意图:
6、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A . 温度    B . 浓度    C . 反应物的性质    D . 催化剂
7、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 . 副族    B . 主族    C . Ⅷ族    D . ⅦB族
8、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 可溶于水    B . 具有较高的熔点    C . 水溶液能导电    D . 熔融状态能导电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烯和苯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B .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 .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 .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C3H2Cl6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B .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 . 苯、乙醇、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 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3种
11、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B .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产肥皂 D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1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9NA B . 1.00molNaCl中含有NA个NaCl分子 C .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 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13、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 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 . v(CO)=v(H2O) C . 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 . 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
1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B . 甲醇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 .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D .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15、将等体积的四氯化碳、溴苯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高 B .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印刷电路板 C . 镁在空气中或纯净的氧气中燃烧,产物一定只有MgO D . 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一定是Na2O2
17、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 B .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s) C .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3mol/L D . 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18、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1 , ΔH2=-395.4kJ·mol-1 ,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 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 B .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 1mol石墨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的能量大
19、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海水提溴是将海水中的化合态的溴富集再转化为游离态的溴 B .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C . 煤干馏的产品很多,是一个化学变化 D . 海水提镁的过程为:MgCl2(aq) Mg(OH)2 MgO Mg
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C .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D .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X、Y、Z、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E的单质在Z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F和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F3Z4具有磁性。X的单质在Z2中燃烧可生成XZ和XZ2两种气体。D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XZ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Y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      ,DZ的电子式为      ,DZ化合物中离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离子符号)。
(2)X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      (填序号)。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金属晶体       ④分子晶体

(3)X、Y、Z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X、Y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      ;Y、Z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      
(4)下列可作为比较D和Na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

a.测两种元素单质的硬度和熔、沸点

b.比较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碱性强弱

c.比较两种元素在氯化物中化合价的高低

d.比较单质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5)Y的氢化物和Z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Z的氢化物(产物之一),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6)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请你从化合价的角度给出一个理由      
2、酯类是工业上重要的有机原料,具有广泛用途。乙酸苯甲酯 对花香和果香的香韵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乙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l R-OH,R-为烃基

(1)乙酸苯甲酯的分子式是      ,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3)下列转化中________(填序号)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3)
A . 乙醇制取乙醛      B . 制备        C . 2CH3CHO+O2 2A
(4)提纯乙酸苯甲酯的有关实验步骤如下:将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到乙酸苯甲酯。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苯甲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按将乙酸苯甲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苯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苯甲酯从上口放出

②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③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注: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甲中SO42-移向      极(填“铝片”或“镁片”)。写出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乙中负极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还原产物是      
(3)原电池是把      的装置。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性实验方案      (如可靠,此空可不填)。
2、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      ,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      ,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      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潮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