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A . 碳素墨水 B . 打印碳粉 C . 低碳生活 D . 石墨碳棒
2、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 氢气和空气    B . 混有面粉的空气 C . 二氧化碳和空气    D . 甲烷和氧气
4、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火上浇油      C . 量体裁衣    D . 滴水成冰
5、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是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描述的是某气体在湖泊池沼表面起火的现象。该气体是指( )
A . CO    B . H2    C . CH4       D .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6、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可作散热材料    B .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 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D .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9.5mL液体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H2O2=H2↑+O2↑        B . S+O2 SO2 C . 3Fe+2O2 Fe3O4        D . 4P+5O2 2P2O5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得到20g液体,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 8g氢气与8g氧气混合仅得9g水,但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把10g过氧化氢溶液放在锥形瓶里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一定等于10g D . 所有的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B . 用水区分炭粉和二氧化锰 C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D . 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水和糖水(在实验室)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 . 试管是玻璃容器,可作反应容器,因此玻璃容器都可作反应容器 C . 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 .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12、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O(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再进行干燥

B

O2(N2

通过灼热的Cu

C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KMnO4(MnO2

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13、现有质量、浓度都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中不加二氧化锰,若纵坐标表示产生氧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的时间,则下列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 .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 .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 .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水是生存之本,水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1)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2)生活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为      
(3)硬水会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可用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家庭里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器来净化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下列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上述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C粒子的符号为      
(2)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由      构成。
(3)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石油资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它们大量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2)因为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请你举出一例: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你和她一起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
(2)请分析: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原子的数目

(3)写出图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1)(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

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否”)。

(3)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4)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的猜想成立;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6)(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E的化学式:C      ;E      
(2)写出E物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4)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温室效应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因此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富氧燃烧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在富氧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95%,需要分离就可直接液化回收,有效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1)设备1的作用是      ,此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设备2中加入的煤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3)回收的二氧化碳除了用于工业生产之外,请你再举出一例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      

七、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②的仪器名称:      
(2)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      以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CO2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能用装置D收集CO2的原因是      
(4)实验室用装置A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装置存在着缺陷,改进措施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下同)。
(5)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八、计算题(共2小题)

1、大葱是人们常吃的一种蔬菜。大葱中含有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蒜素(C6H10S3),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蒜素中碳、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蒜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3)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原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