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环城区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共15小题)
1、观察如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C .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下列生活实例与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
B .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 . 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 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船桨
B . 湖水
C . 同学
D . 龙舟
4、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焦耳
C . 帕斯卡
D . 托里拆利
5、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 . 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 . 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 . 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 . 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6、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力的单位
8、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书对桌面的压力
B . 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 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9、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行运动,下列有关木块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
B . 只受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C . 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两对平衡力
D . 无法确定
10、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 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 .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
D . 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11、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压力将一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 . 20N
B . 30N
C . 50N
D . 70N
12、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 . 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 . 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 . 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13、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 书包背带做的较宽
C . 斧刃摸得很锋利
D . 在铁轨铺枕木




14、两只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甲>P乙
B . P甲<P乙
C . P甲=P乙
D . 不能确定
15、如图甲所示,一密闭容器中装有部分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1′;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 P1′>P2′
B . P1>P2 P1′=P2′
C . P1=P2 P1′>P2′
D . P1=P2 P1′=P2′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 (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球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一个连同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是 kg,在月球上重约 。

3、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其施力物体是 。泥瓦工人通常用重垂线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原理。
4、使杯中的水沿着吸管上升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用“吸”的方法(如图所示),它应用了 的知识:二是用“吹”的方法(如图所示),它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吹气时在管口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 。
5、小明将自制气压计(如图)从一楼拿到六楼,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 。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 。他还发现风沿着教室窗外的走廊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 (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大,压强 的缘故。
6、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静止不动,这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把拉力F增大为15N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当把拉力F增大为20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题(共2分) (共1小题)
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4分) (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用手拔开图甲左边的金属弹片后放手,会同时观察到两个现象(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1)硬纸片为什么会飞出?
(2)硬纸片上的砝码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在支架上?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4分) (共6小题)
1、小明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
(1)小明在甲图中使用的问题是 。
(2)他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N.若此时他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 3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N。
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这样的好处是 。
3、小宇在用小车、钩码、滑轮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 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
(2)实验中,当小车处于 状态时,表明其处于平衡状态。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4)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方案。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案中, 方案更合理。原因是:该设计较好地排除了 对实验的影响。
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小球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如果此时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5、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 , 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F1/N |
F2/N |
F1和F2的夹角 |
合力F/N |
1 |
4 |
5 |
θ1 |
8.7 |
2 |
4 |
5 |
θ2 |
8.3 |
3 |
4 |
5 |
θ3 |
7.8 |
备注:θ1<θ2<θ3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
6、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探究过程中的四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 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甲)和图 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乙)和图 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六、综合计算题(12分) (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3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 , 求:
(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
(1)水对容器底率的压强为多少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N?
(3)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