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比较 B . 抽样检测 C . 作出假设 D . 生物分类
2、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 . 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 . 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 . 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3、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些同学对调节镜筒进行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B . 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会使镜筒快速升降 C .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 D . 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看物镜和玻片的距离
4、小张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对细胞染色,为了让碘液浸润标本全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6、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结构上有共性也有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种细胞都有线粒体 B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液泡 C . 两种细胞都有细胞质 D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壁
7、俗话说:“酒伤肝,烟伤肺”,肝和肺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8、如图所示为花蕊结构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雌蕊 B . 丙发育成种子 C . 乙是花柄 D . 丁发育成果实
9、有人比喻绿叶中的叶绿体既是“有机物生产车间”,又是“能量转换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B . 叶绿体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C .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D . 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10、青霉素是良好的抗菌药,但由于被滥用,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 . 由于青霉素的作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C . 在青霉素的选择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 D . 细菌由于个体小,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11、如图为李雷的生化检验报告单部分截图,正常人体内激素含量应维持在参考值范围内,若不在参考值范围内,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病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幼年生长激素过少→侏儒症 B . 胰岛素分泌过少→糖尿病 C . 幼年生长激素过多→肥胖症 D . 甲状腺激素过少→大脖子病
12、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边吃饭边说笑,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呼吸时,喉口关闭,空气通过食道进入体内 B . 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 C . 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易引起咳嗽 D . 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13、2018年12月,某县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县政府迅速启动了传染病的预防方案。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    被污染的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B . 携带病原体的猪集中焚毁处理 C . 被污染的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D . 严查车辆,禁止猪肉制品运出
14、事例1:广东江门一女孩未按医生要求,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后中毒身亡。事倒2:广东某水上乐园,一8岁男堂童不慎溺水,工作人员实施“倒挂”抢救,最终导致男童因抢救无效死亡。以上两个事例警醒我们,人人都应掌握一定的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药有副作用,但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无副作用 B . 若患同样的病,上次未吃完的药,一定可接着服用 C . 伤口小、出血少的损伤,可先冲洗伤口,再贴创口贴 D . 有人因触电造成心跳骤停时,应先去就近医院求救
15、“我健康,我快乐”是人们崇尚健康的口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 生活中爱挑食,常吃我的“最爱” B . 耍手机、打游戏,沉迷其中 C . 按时作息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 D . 吸食毒品,嗜好抽烟喝酒
16、进入青春期,人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为错误的是(     )
A . 男生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遗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B . 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 C . 男女生会产生朦胧的依恋,应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 D . 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17、绵阳市平武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00多种,冷杉、云杉、红桦等多种植物,这离不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越不稳定 B .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 . 为了使生物种类更加丰富,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1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乱砍滥伐 B . 乱排废气 C . 捕杀动物 D . 植树造林
19、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小明不能卷舌,父母都能卷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 B . 父母都能产生A和a的成熟生殖细胞 C . 若再生一个子女,基因组成只能是aa D . 父母基因组成一方是Aa,另一方是aa
20、下表为某同学梳理的生物学概念,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1

2

3

4

5

A

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C

系统

运动系统

关节

肌肉

D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脑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如图是绵阳城郊某农村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点是      ,理由是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2)鸡和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鸡的体表覆羽,体温      (填“会”或“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猪的心脏主要由      组织组成。
(3)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      (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从生态农业角度提出一种合理的处理措施      
2、谚语云:“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早餐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每位同学都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请结合心脏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等六类营养物质。因此,早餐除了要吃饱,还应注意营养的全面,如多吃蔬菜、水果、薯类,适当摄入      (填一种食品)等蛋白质类食品,这样更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馒头是人们早餐中喜爱的食物,其中富含淀粉,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处理,部分被分解为      ,再经咽、食道、胃,最后在      中被分解为葡萄糖,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3)血液中的葡萄糖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又会进入血液,通过上腔、下腔静脉进入到结构      (填番号)中。体内代谢多余的水最后主要通过      (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4)血液从结构      (填番号)进入肺动脉,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二氧化碳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此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
3、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2)产生“中中”、“华华”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它们的性别关系      (填“相同”或“不同”)。
(3)融合细胞被激活,通过分裂形成克隆胚胎,最终长成猕猴。猕猴的体细胞和融合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该      (填“相同”或“不同”)。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
(4)理论上讲,还可以克隆若干只与“中中”和“华华”长相十分相似的猕猴,原因是克隆猕猴的基因来源于      ,从而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
(5)假定“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其后代之间的性状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4、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制作面包依赖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作用,于是,他想利用酵母菌作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以下科学探究过程:
(1)I提出问题      

Ⅱ作出假设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2)Ⅲ制定计划

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含酵母菌和有机物)、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若干(如图所示)等。

实验原理:

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越      ,呼吸作用越强。

(3)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向乙的A瓶中加入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甲、乙的B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注:A瓶中都预留了足够的空气)

③甲组放于低温条件下培养,乙组放于常温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并做好记录。

Ⅳ实施计划

按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明显,乙组澄清石灰水      

V得出结论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条件下更适于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

Ⅵ表达和交流

上述实验中对照组是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每组实验设置重复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