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陈醋 |




一氧化碳 |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共5小题)
①氩元素 ;②氯酸钾中的阳离子 ;
③氯化铝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
(1)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
(2)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 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4)某市国家档案馆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太阳能是 能源(填“可再生”成“不可再生”).
(5)南宁市采用LNG(液态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己相继投入使用.煤、 和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 、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保存.
“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3)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 (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 ,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 .
实验名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解释 |
(1)在 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稀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显 色 |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2)然后, ,直至溶液恰好变无色为止. | 溶液颜色最后褪去 | 两者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共5小题)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海水氢氧化镁
氯化镁”的转化过程,此过程中将氢氧化镁从海水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3)
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 .原因是 .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
可观察到塑料瓶 . 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 ;② .(合理即可)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