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2019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理科科学部分试题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共14小题)

1、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加热时移走烧杯 C . 向试管滴加液体 D .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2、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惯性有关。下列乘坐汽车时用到的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安全隐患的是(   )
A . 车辆起步,请注意安全 B . 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 C . 车辆靠站,请先下后上 D . 高速行驶,请系好安全带
3、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智能”衣服,以帮助残疾儿童“说话”。这些儿童穿上由特殊电子布料连接上语言合成器所制成的背心,只要轻拍接触感应式的材料,就能让人明白他们的意思。这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用水清洗,②可以揉成一团,③可以包裹东西,④可以大量生产且廉价,这些特点中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探究来测试的有(   )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②③ C . 只有①②③ D . 只有④④
4、下图是观察月相的一个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小球应沿a→b→c……→h方向移动 B . 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 . 移动小球时,小球涂白的一面应始终对着灯光 D . 记录的是观察到的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5、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B . 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 .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6、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那么在此过程中(   )

A . 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20牛 B . 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0牛 C . 1秒内滑轮对M做功为20焦 D . 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7、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能用这一观点解释的是(   )
A . 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处,有利于对刺激作出反应 B . 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血液的滤过作用 C . 仙人掌具有肉质茎、刺状叶,有利于在沙漠地区吸收更多的水分 D . 沙漠中的蝎子白天常藏在数厘米深的沙中,有利于躲避地表的高温
8、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认清知识间的联系。下图为某同学根据初中科学已学知识所画的一些物质化学性质关系图的部分内容,“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x可能是CuCl2 B . Y可能是单质 C . z肯定是氧化物 D . 图中包含了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将变大 B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将变大 C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变小 D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将变小
10、二十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他假说的证据是(   )
A . 在各大洲都有黑人 B . 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C .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D . 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
11、为测定某碳酸钙样品的纯度,同学们用右图装置开展实验,通过测定装置减小的质量进而求得结果(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无水氯化钙是常见的干燥剂)。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实验中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则会使结果偏小 B . 若实验中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会使结果偏大 C . 若实验中换用无水硫酸铜干燥,则会使结果偏小 D . 若实验中没有用干燥装置干燥,则会使结果偏大
12、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 B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 C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
13、如图为人体肺泡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血液鲜红,形成了氧合血红蛋白 B . 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静脉瓣 C . 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动脉 D . 血液流经乙处后先进入左心房
14、人体进行各种活动时,都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屈肘活动可以看成费力杠杆 B . 呼出“白气”是由于水的汽化 C . 仰卧起坐时机械能由化学转化而来 D . 运动后肌肉酸是由于细胞的无氧呼吸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8空格,每空2分,共16分)(共4小题)

1、电流表、电压表是初中科学中重要的仪表,试回答:
(1)如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汽车油量表原理图,当油箱里的油面降低时,浮标下降,杠杆的指针上升,油量表示数变小,则图中的油量表是由      表改装而成的。

(2)我们常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内有磁体和线圈等,指针的偏转类似电动机转动的原理,即是利用了      的原理而制成的。
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分类检索表的部分内容,试回答:

(1)请将图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某同学观察到一种植物:茎干深灰色,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绒毛,内有种子1-3颗。请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A,B,C,D四种植物中的      
3、将一只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沉入杯底,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会悬浮并最终上浮到液面,分别如图a、b、c所示。则图中三种情况下食盐溶液可能已饱和的是图      ,鸡蛋所受浮力与其重力是平衡力关系的是图      

4、十九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通过不同方法制取氮气,从而促使了科学史上某一类气体的重大发现。

方法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

①将洁净的空气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②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从而除尽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生成新的气体);③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其密度为1.2572克/升。

方法二: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氮气。

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制取氮气,测得生成氮气的密度为1.2508克/升。

(1)瑞利经过多次严密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的氨气密度均有微小差异,由此他推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氨气中可能还有某些气体,其实这些气体是后来人们所说的      
(2)根据瑞利测得的两次密度值可知:在当时测量条件下,这些气体的平均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572克/升。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8空格,每空2分,共16分)(共3小题)

1、同学们在兴趣活动时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彩球温度计”,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依次放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小球会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沉浮。

(1)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容器内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浮起后位于      (选填“最高”、“最低”或“中间”)处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就表示此时外界的气温。
(2)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对温度敏感”是指该液体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后又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他们分别测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若某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      ℃。

2、为研究植被对保持水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打算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并将表中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猜想

方案

支持猜想的现象

植被能保持水土

把泥土在玻璃箱子内堆成两个坡度约为30°的坡面,在低处安上引水沟,在其中的一个坡上种上草皮,另一个坡不作处理,       ,分别观察引水沟中的汇水量和泥沙量。

      

3、催化剂的神奇作用引发同学们的深入研究,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开展的相关探究活动。

【实验材料】锥形瓶、药匙、灵敏电子秤、停表以及所需药品等。

【实验过程】⑴在锥形瓶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在电子秤上,观察电子秤示数的变化。在另一相同的锥形瓶乙中放入与上述实验相同量的同种过氧化氢溶液,并在锥形瓶中放少量二氧化锰,放在电子秤上,观察电子秤示数的变化。

⑵当上述锥形瓶乙中没有气泡产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并重复这样的实验,开展这一实验是为了      

【实验反思】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度加快多少呢?

【拓展研究】

重新开展上述实验(1),观察电子秤示数的变化,记录相关时间t1、t2 , 结果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t1/秒

259

259

262

t2/秒

14

12

13

①本实验中,记录的相关时间(t1、t2)是指       。

②分析可知,本实验中加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度是原来的      倍。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22题5分、23题7分、24题8分。共20分)(共3小题)

1、在我市某葡萄种植基地内有甲、乙两个不同品种的葡萄,经检测,甲比乙的含糖量高。

请分析回答:

(1)该葡萄基地内所有甲、乙两个品种的葡萄树可总称为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试推测甲比乙含糖量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工厂产生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用烧杯取一定量的废水,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用去氢氧化钡溶液171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滤液268.67g。(废水视为溶液,废水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钡反应,过滤时滤液没有损失。)
(1)实验中,同学们是如何判断恰好完全反应的?
(2)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用图像可以较直观地表示某些量的变化,试画出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3、某新能源汽车质量为3×103 kg,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行驶时,蓄电池为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当它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电动机工作电流为50A,工作电压为300V,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4倍。(g取10N/kg)
(1)汽车空载停在平直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为      
(2)若该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电动机功率用于牵引汽车前进功率的百分比为      
(3)如果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车上的电动机供电,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是多少?结合计算结果对该设想中的太阳能汽车提出一条改进建议。(若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5%,地面每平方米接受太阳辐射的功率为103W。)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桐乡市2019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理科科学部分试题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