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 . 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 . 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 . 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2、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玻璃破碎    C . 水结成冰    D . 粮食酿酒
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 . 氮气可用于制造氮肥、炸药等 C . 稀有气体可用于焊接保护气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5、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 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得更充分 C . 在室内使用煤炉时,要注意通风,防止发生煤气中毒 D . 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粉尘爆炸
6、500mL水中约含有1.67×1025个水分子,这说明(   )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很小
7、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碳-12是指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质子数不同    B . 原子质量相同 C . 中子数不同    D . 核外电子数不同
9、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B . 乙烯是由2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的 C . 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
10、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下列物质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石墨    B . 液氧    C . 臭氧(O3)    D . 二氧化碳
11、有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B . Fe2O3+3CO 2Fe+3CO2 C .     D .
12、图示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  原子结构    C .  物质分类    D .  空气成分
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 . 点燃酒精灯后,将外焰直接对准固体药品部位加热 C .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开始收集气体 D .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探究分子运动    D . 比较物质着火点高低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      
(2)2个氮分子      
(3)汞元素      
(4)3个硝酸根离子      
(5)氖气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该水属于      (填“软水”或“硬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成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
(3)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4)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请写出一种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3、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定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化学反应的条件            B . 化学反应的快慢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 .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5

20

8

反应后的质量/g

7.2

13.8

10.4

m

①表中m的数值为      

②反应中Y和Z变化的质量比      

③若X,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无标签试剂瓶中有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硫化亚铜。查阅资料可知:

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某同学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于坩埚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该固体的化学式是      

2、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个事实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      
(2)举一个实例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质软,其原因是      
(4)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5)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      
3、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干馏得到的一种产物是      。煤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是      
(2)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①甲烷是一种a.无色、无味的气体、

b.难溶于水、

c.在1500℃以上能分解为碳和氢气、

d.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打火机中常用丁烷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物质化学式)。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醛(CH2O)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4)“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践行“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的一点做法是      
4、氢气是一种理想新能源,但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你认为制约氢能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下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小明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你认为这样改进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4)小龙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说法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用所给的实验用品,根据表格中相应的实验结论,填写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实验用品:一个大烧杯、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火灾逃生时,需低下身子或

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3、学习了CO2的性质和制法后,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阀门Ⅰ、Ⅱ均处于关闭状态。实验开始时,只打开阀门Ⅱ,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胀大,请解释气球胀大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待(1)中观察到明显现象后,立即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向装置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气球又变瘪,请写出导致气球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4、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部分仪器及装置示意图。

(1)写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如果实验中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若选用另一种药品利用上述选择的装置也能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则验满的方法是      
(4)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制备氢气      →点燃。

②电解水也可制得氢气。装置如图F所示,      管中产生的是氢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赤铁矿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其余成分为杂质,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经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请计算:
(1)氧化铁中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这种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锦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