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共14小题)

1、物质世界千姿百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瓷碗破碎 B . 煤气燃烧 C . 铁锅生锈 D . 食物腐烂
2、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鸡蛋 B . 蔗糖 C . 西红柿 D . 食用油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 玻璃 B . 陶瓷 C . 塑料 D . 钢材
4、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 O2 B . N2 C . H2 D . CO2
5、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  )

A . 明矾 B . 石蕊 C . 活性炭 D . 肥皂水
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发生改变,其中与空气中氧气和水都有关的是(  )

A . B . 氢氧化钠 C . 氧化钙 D . 浓盐酸
7、“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 .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 . 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8、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 B . 将二氧化锰粉末放入试管内 C . 向试管内倾倒少量稀盐酸 D . 向试管内滴加数滴硫酸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0、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11、

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2H2+O2═2H2O B . 2CO+O2═2CO2 C . N2+O2═2NO D . N2+3H2═2NH3
1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 丙>甲>乙 B . 甲>乙>丙 C . 乙>甲>丙 D . 丙>乙>甲
13、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14、如图所示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 .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 .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 . 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氢分子      ;3个钠原子      ;硫酸根离子      

2、

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其在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问:         

(1)x的值为      ;Y的值为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序号).

3、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两条即可)      

(2)4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4、学习化学后,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1)家用燃气热水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是      

(2)今年我市加大对西江水质的整治力度,请你说出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      

(3)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酸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有      

(4)铝壶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在底部形成淡黄色水垢,可用厨房中的      (填物质名称)将其除去,但用该物质除水垢不能长时间浸泡,原因是      

5、

图为某品牌牛奶的部分标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第(2)﹣(4)题用标签中的序号填写]:



(1)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标签中所标注的,还缺少的一类营养物质是      

(2)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3)能与碘水作用呈蓝色的淀粉属于      

(4)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6、

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G溶液为某物质的稀溶液,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J可能的化学式:      (任写一种).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   C+D:      

②F+H→E+C:      

③I+碱→K:      (任写一种).

(3)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必需有      ;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前,应先检查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探究上述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成分,甲同学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滴加盐酸前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      ;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图中所示为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是      ,②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有点是      

(4)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欲使用装置E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6)

如图是眼见氧气性质的两个实验.其中实验甲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实验乙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      

(2)【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填化学式),经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10、“达菲”是目前世界上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之一.生产药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中所含的莽草酸,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1个莽草酸分子含有      个碳原子;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莽草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174g莽草酸中含有      g氧元素.

11、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n的数值为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