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1分.1-6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9小题)

1、我的质量为500g,猜猜我是谁(   )
A . 大象 B . 大熊猫 C . 鸽子 D . 蜜蜂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 . 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水能够传声 D . “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声的响度要小
3、如图所示的“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它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相关“港珠澳大桥”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图中,大桥被浓雾笼罩浓雾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图中,以太阳为参照物大桥是运动的 D . 图中拍照时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拍照人应向桥靠近些再拍照
4、下列各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B . 用扫把将篮球场地面上的水扫开 C . 将弄湿的作业本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D .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放在冰箱内
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MM′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 OB是折射光线 B . 入射角为40° C . 折射角为20° D . 界面MM的右侧是空气
6、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g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如图所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

A . 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 . 将10 g的砝码取下来换上5 g的砝码 C . 移动游码 D . 继续向右盘添加5 g的砝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可以放入沸水中煮来消毒 B . 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 . 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大 D . 岸上的人看到平静水面下的石头,要比实际位置浅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 . 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D .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9、一副眼镜的镜片是用密度为2.5g/cm3的玻璃制成的,当把该眼镜放在试卷上后,出现如图所示情形。下列有关此眼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 该眼镜镜片属于晶体 C . 若每个镜片的体积是4cm3 , 则每个镜片的质量为10g D . 冬天,戴该眼镜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共9小题)

1、为了预防流感,妈妈经常把小明的棉被、衣物拿到阳光下照硒。妈妈这样做是利用太阳光中的      线来杀菌。照晒时地面上会出现衣、被的影子,这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小丽的声音跟她妈妈的声音很像,尤其是通过电话联系时,经常被外人混淆。这里的“像”是指声音的      差不多。学校和医院附近都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目的是为了在      控制噪声。

3、写出下列各现象所属物态变化的名称:
(1)严冬在野外行走的人眉毛胡子上结白霜。      
(2)冰块放入西瓜汁中后消失不见了。      
4、打乒乓球时,小明不小心踩瘪了乒乓球,但球没有破裂此时球内气体的质量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光的世界里有很多美妙、神奇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些现象中看到的像是虚像的有      ;看到的像是实像的有      (填图下的字母即可)。

A.     B.     C.

6、把﹣10℃的冰放在手心里,冰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手心里的冰熔化时手会感觉很凉,这是因为冰熔化时需要      热。
7、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取款人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会逐渐      
8、一天放学小明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一半路程用时5min,突然下起了大用,小明站在原地从书包中拿出雨伞并撑开共用时8s,接着他马上以2.5m/s的速度加快步伐匀速小跑回家。小明家距离学校      m.小明回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9、如图所示,小明到鞋店去买鞋,他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此时小明新鞋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是图中的      (填“B”或“C“)点。小明向后退了几步,新鞋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共2小题)

1、小明家的晒场上有一堆小麦,体积为8m3 , 为了估测这堆小麦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装满小麦,压实后小麦恰好与桶口相平,测得桶中小麦的质量为1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ρ=1.0×103kg/m3)求:
(1)桶的容积。
(2)小麦的密度。
(3)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2、“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如图所示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其中海底隧道段全长6.7km,小明当天随爸爸驾车通过“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仅用268s。求:

(1)爸爸驾车通过“港珠澳大桥海底醛道的平均速度。
(2)按没计速度驾车通过55km的“港珠澳大桥“需要的时间。
(3)若小汽车每行驶100km耗油8L驾车通过55km的“港珠澳大桥”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的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

四、实验作图题(共22分)(共5小题)

1、

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调节天平平衡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3)改正错误后,洋洋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      g,密度      g/cm3

2、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振动的频率变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该选用较      (填“薄”或“厚”)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2)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      (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实验时若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倾斜放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蜡烛A的像      。(保留作图痕迹)此时,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      (“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4、小明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时,小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而不是直接用冷水做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3

95

96

98

98

98

98

98

98

(3)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中上升的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序号)。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则C处应放置      (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器材如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3)下表是实验成清晰像时,小明记录的几组物距和对应像距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30

20

15

10

5

像距v/(cm)

15

20

30

40

/

①生活中使用的      就是根据第5次实验成像特点工作的。

②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

③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是倒立、      的实像。

(4)器材摆放位置如图乙所示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共1小题)

1、  2018年10月是沈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月,小明所在的学校也开展了教学开放活动。活动分为家长进班听课、参观校园文化观看学生主题活动座谈及完成网上调查问卷等环节。在教学开放活动中小明观察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
(1)家长听课时为防止噪声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老师轻轻关上了教室门窗。关上门窗是在      减弱噪声。为了防止粉尘污染,老师通常用湿抹布擦黑板,湿抹布擦过的黑板很快就会变干,黑板变干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
(2)开放活动中家长们还观看了学生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演练中同学们采取弯腰的姿势撤离,这是由于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由于温度上升导致其密度变      ,聚集在空间的上方,弯腰可防止有害气体吸入。
(3)活动结束前家长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参与回答调查问卷。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如图甲所示家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距手机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      。扫描时,当手机屏上出现的二维码超出设定的方框时,应将手机      二维码。
(4)如图乙所示是扫描时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AB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