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高钙奶”“加锌盐”里的“钙”“锌”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2、“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 .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 .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3、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 .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 . 分子的间隔变大 D .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称量反应物质量    D . 稀释浓硫酸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米酿酒 B . 铁生锈 C . 蜡熔化 D . 纸燃烧
6、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7、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 . 糖类 B . 油脂 C . 维生素 D . 蛋白质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水混合属于混合物 B . 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钠 C . 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 . 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10、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 . x的值等于0.5 B . 甲一定是单质 C .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选择填空题(毎小题3分,共15分。毎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共5小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气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      

2、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空调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熄灭酒精灯用      

3、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质子数为14               D.      

4、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B

鉴别硝酸铵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氯化镁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粉末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通电分解一定量的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共5小题)

1、⑴两个氢氧根离子:      ;⑵原子结构示意图 对应的粒子:      ⑶氯化亚铁的化学式:       ;⑷硫酸中-2价的氧元素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1)
A . 电缆 B . 电热壶 C . 金属丝 D . 金属乐器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盐酸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与“ ”反应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

(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      ,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5)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氢能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置换反应(属于或者不属于)。

(3)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步骤①所得烧渣中主要含有两种固体化合物,分别为Na2WO4      (写化学式)
(2)步骤②加入浓盐酸溶液前需将烧渣粉碎,其目的是      
(3)步骤④发生的反应是得到钨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流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      (填化学式),丙→乙转化的化学化学方程式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      (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共3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检查气密性的操作      ,装置B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      
(2)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出现      现象开始收集气体。
(3)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C、D、E、F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和装置E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不能用装置E的原因是      
(4)装置F有很多种用途,如收集气体,干燥气体,测量气体等。如用装置F测量收集的氧气的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长或者短)端进入,另一端需放      (仪器名称).
2、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4)【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09

Na2CO3                21.8

资料卡片二

20℃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3、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吧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燃油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充分是碳酸钙。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充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2)【实验验证】

(3)【反思与拓展】

①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H2 , 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      

③登山运动员携带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1)产生气体质量      g,
(2)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完全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