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SO2
B . CO
C . H2S
D . SO3
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丙>乙>甲>丁
B . 甲>丁>乙>丙
C . 丁>甲>乙>丙
D . 甲>乙>丁>丙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 .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 .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混有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
B | CuO混有碳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 . “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 . 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D . 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6、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混合
B .
成型
C .
晾干
D .
烧结




7、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 Al3+——铝离子
B . 2K——2个钾元素
C . F2——个氟原子
D .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8、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 . 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9、下列图像符合题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10、氨催化氧化是制笑气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 .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 . 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清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 ;
(2)B转化为A的反应: ;
(3)①C转化为A的反应: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B与E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 ;
2、结合图1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宇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代号),可用 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 ,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 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 (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
3、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 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