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名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太初元年,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四十七岁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这一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中途遇上了敌人的大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但终因 而兵败。李陵也投降了匈奴。消息传入汉廷,武帝大为恼怒。当他呼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何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为了安慰汉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 、 的小人,便说李陵的投降也许是 , “李陵虽然失败被俘,看他的心意,是想相机报效汉朝”,( ),不应该再过多地责怪他。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 后经司马迁自己申请改为宫刑。这件事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司马迁的惨重打击,只是因为《史记》还没有写成,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才忍辱负重地坚持着活了下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①广西地处南岭之南,由于多山的地势,古时广西的文化发展与中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后来由于中原汉族的大量迁入,中原丰富的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逐渐影响到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一些中原士人因各种原因来到广西,给广西的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柳宗元的到来为柳州乃至广西的文化、教育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②中唐时的广西,氏族的观念甚至原始的意识传统仍然在社会上占主流,这与儒家观念占主流的中原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柳宗元针对当时柳州的这种落后的状况,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移风易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上的原始状况。
③元和十年,柳宗元上任伊始即开始把推行儒学作为他移风易俗的措施,以期通过儒学来改变人们的原始状态。于是,他把重建孔庙作为一项改变民风的重要措施,希望为人们树立一个精神偶像和灵魂。但是,长期形成的习俗与民族性格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而文化传统影响的缺失,更使得官方所推崇的儒学一时难以在广大当地百姓中产生认同。于是,柳宗元根据广西巫风盛行、相信鬼神的特点进一步采取援佛入巫、扬佛抑巫的方式,试图进一步改变柳州落后的风俗习惯,其具体措施就是重修大云寺。以期借佛来辅助教育,借佛的慈悲来达到戒杀息鬼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当时柳州的民风确实有了较大的改观和变化。
④除了移风易俗、改变民风之外,柳宗元还兴办文教,凭借自己文名远播的影响力为广西培养了许多的人才。这些柳宗元的弟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外,在思想文化乃至性格上肯定受到柳宗元的很多影响,所以戴义开先生在《刚直的柳州人》一文中说柳州的古代为官者大多具有“刚直”的特点,并且说这里有柳宗元的影响。而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的读书人,他们以其独特的地位,充当着社会的中间力量,对社会风尚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柳宗元又通过他们,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之中。
⑤另一方面,凭借柳宗元的名气与其诗文的影响,客观上又扩大了广西在中原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代唐宋派的散文家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中说:“柳之山水,待子厚而显”。因此,柳宗元作为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来说,的确是非常成功的。除了柳宗元以外,广西还流寓过大量中原及外来的文人墨客,比如宋代的江西人黄庭坚、河北大名人柳开、明正德年间的常熟人桑悦等人都曾在广西的宜州、全州、柳州等地做过官。这些外地人来到广西,凭借自己的地位,都曾给予了广西的文化建设以很大的影响。此外,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里,也记录了大量广西的地方风物,这对于增进中原及其他地区对广西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
(选自肖扬碚《柳宗元及中原文化对广西的影响》,有删改)
一些美好的树
张炜
①相信人人都有关于树木的记忆,或一片,或一棵,或一丛,是他们的故事和印象,甚至是一份情感。它们大半在远处,在依稀可辨的遥远之地,或早已经模糊了,消逝了。
②一些美好的树留在了昨天,在原地,而我们自己移动了。有时候正好相反,是我们自己留在了原地,而树木离开了,不见了。
③总之,人与树的故事,是分别离散的故事,是伤感的故事。这种分离往往是人间最不幸的,它或许根本就不应该发生。想想看,当我们离开一片土地很久之后,归来时一眼又看见了它们待在原地,那是怎样的欣喜。这时会有一句滚烫的话在胸间泛动:又回来了。它像昨天一样沉默、含蓄、深情,也像昨天一样细语和注视。你想听清它的每一句话,你抚模它,亲近它。它从不主动对你说些什么,现在仍旧如此。但是它镇定自若地站在那儿,满怀期待或一无所求。
④我还记得少年时代的那片白杨。它们高大、洁净,挺立在白色的沙滩上。每一棵都英姿勃发,树干粗粗的,泛着鸭蛋青色,叶片油亮。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密挤,而是恰到好处地疏离,相距有五六米或十几米不等。它们组成了不大的一片疏林,自成一个世界。这是我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的地方,我迷恋关于它们的一切。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表情、自己的模样。洁净的沙地上偶尔走过一只小虫,它在树下徘徊一会儿,然后就沿树干爬向高处。蝴蝶飞来了,从这一棵飞向那一棵,亲近过每一棵白杨才离开。有五个大喜鹊窝建在了树顶,这些一尘不染的鸟儿与这些白杨是最好的朋友。牵牛花开了,一朵朵仰向天空,似乎要与高大的白杨对视。
⑤如果穿过这片白杨树往西北方向走,大约是两三公里的地方,还会遇到七棵高大的橡树。人们都说这七棵树是年纪最大的了,到底多大年纪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兄弟七人,从很远的地方走啊走啊,一直走了几千公里,直至看到了这片沙滩。它们大吸一口清新甘甜的空气,看看脚下和四周,决定就生活在这里了。它们驻足不前,从棵棵不到碗口粗的小树,长成了如今这样的苍劲大树。它们不像白杨那样笔直,而是略带弯曲,看上去就像探身说话一般。它们相距也有五六米的样子,每到了风大起来,就要大声费力地说话。它们是兄弟,它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⑥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树比橡树更严肃了。它们黑黑的粗粗的皮肤,说明这是一种在风霜里毫不畏惧的生命。它们一律都是男子汉,刚直、坚定、眼神凝重。树木像人一样,有目光。柳树的眼神是顽皮的,白杨的神色是温暖的,槐树的眼睛是闪烁的。橡树有时严厉地看着我,让我小心翼翼地挨近它,或退开一点。但我喜欢它们,有些离不开它们。我每隔几天一定要来看望这七棵橡树。
⑦我们居所正北方是园艺场。在场部的边缘那儿有一排大银杏树。它们奇异而旺盛,漂亮极了,那么神奇的叶子,简直是画出来的一样。我看过了多少树木的叶子,就从来没见过一种叶子像銀杏的那样美丽。每一片叶子就像一面小小的扇子,又像一只小巴掌。它有均匀的掌纹,有涩涩的手感。银杏的表情就来自叶子,这叶子是娟秀而羞涩的。
⑧银杏树我从第一眼看到就是那么高大。它们一定是先于我很多年来到这片沙滩上的,那时这儿可能是清静的,没有多少人烟的。它们见证了这里的一切,将所有的故事都记在心里。我不知道它们与那片白杨和橡树是否互通消息,只知道不同的树林是难以相见的,因为它们无法像人一样移动,只要生在了那里,差不多就要待在那里一辈子,直到生命的结束。
⑨我认为银杏树全都是女性。它们温柔细膩,有和善的的面容。它们的身材高颀而美丽,几乎比人世间一切的生灵都要好看。是的,植物和植物,植物和动物,所有的都可以比较,比性格,比容貌和身材,比力气和品德。当然这种比较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真的难以判断。比如一只洁白的小羊和白杨之间,它们谁更洁净和可爱?再比如一头青牛和一棵橡树,它们谁更有力和顽强倔强?还有,我们班新来的女老师,她不知为什么,越看越像一棵银杏树。
⑩时光飞逝,转眼十年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四十年过去了。我走向远方,树木们留在原地。我向它们告别,然后一步步远去。我间或在几年后也曾回过那片沙滩,那时就会有一次难忘的相逢。后来我越走越远,返回的的机缘越来越少。我在异地他乡想念着那些树。
⑪我想念我的那片白杨林,七棵橡树和一排高大的银杏。我想念所有的树。
⑫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归来了。这是可怕的遭遇,因为那无边的沙滩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我看见了塔吊、围墙、人流。唯独没有了树木。荒原被剖开,一条条壕沟里是铁锈色的水,让人想起血渍。七棵橡树没有了,一排银杏没了,一片白杨没了……
⑬那些可爱的树都没有了,它们因为完美和正直,所以难以存活人间。人世间的杀伐是如此的惨烈,以至于没有留下什么。几十年之后,谁能在故地找到记忆中的大树?一片、一棵、一丛?都没有了。
它们是兄弟七人,从很远的地方走啊走啊,一直走了几千公里,直至看到了这片沙滩。它们大吸一口清新甘甜的空气,看看脚下和四周,决定就生活在这里了。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
(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
(2)①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②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句子默写(共1小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柳州,这座西南的老工业城市,在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工业发展稳步推进、旅游市场火热、生态环境舒适……柳州正朝着更宜居、宜业、宜人的方向坚实迈进!
材料一:
柳东新区产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的以侗族过年民俗、农事体验、品农家美食等为特色的文娱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程阳八寨侗族婚俗、布央仙人山的捶糍粑和多耶、《坐妹》演出、冠洞景区百家宴、丹洲景区寻找好声音等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侗族特色油茶、茶油、侗族腊味、高山红薯、刺绣、侗族手工艺品等成为重要旅游商品。
材料三:
为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欢快的吉祥年,全市各景区(点)坚持“民俗+旅游”的思路精心举办极富地方年味的旅游活动,营造春节浓厚氛围,深受游客喜爱。西来寺祈福纳祥、马鞍山登高迎春、鱼峰公园听山歌、环江滨水大道健康长跑,成了广大柳州游客庆祝新春佳节的方式,全市景区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①请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变化,写出你的结论。
②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景区一: 理由:
景区二: 理由: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懂得父母恩重于山,所以才会涌泉相报;因为明白友情的可贵,才更渴望一份纯真的感情;因为经历离别的痛苦,才更珍惜相聚的欢乐; 因为懂得时间的宝贵,所以才刻苦努力地学习;也或者,因为感受环境的恶化,才更懂得保护生态的必要;因为知道取舍得当,所以才能更从容地把握今天……
请以“因为 , 所以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