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日前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30岁的年轻人在“当前获得体验”一项得分最高。这澄清了社会对青年的一些误读,也显示出中国青年的锐意进取和________,不禁让人________。根据蓝皮书定义,获得感主要是指在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青年在这一项上的高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________的变化,给予青年的成长空间更加广阔。同时,《社会心态蓝皮书》还显示,“90后”青年个人普遍持有正向、积极的社会价值观,重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和权利平等。这与我们平时对90后懒散的印象________。不过,报告也显示,(    )。这其中,有一些是工作的压力,有一些是生活中的困扰,还有一些是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等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生气勃勃    刮目相看    翻天覆地    大相径庭 B . 生机勃勃    另眼相看    石破天惊    泾渭分明 C . 生气勃勃    另眼相看    翻天覆地    泾渭分明 D . 生机勃勃    刮目相看    石破天惊    大相径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B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C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D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B . 青年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但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C . 青年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也仍埋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D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由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市场的参与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摘编自张跃《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衰落——基于上海茶叶市场的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B . 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 C . 由于国家没有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 D .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B .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关系。 C . 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的原因。 D . 对中国茶业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 B . 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业就不会走向衰落。 C . 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 D . 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

    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 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多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阳江市宏湘金属加工厂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达2万多吨;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2.1万吨非法倾倒于广东阳江、江门和广西梧州等地。”生活污泥违法倾倒猖獗,深圳、东莞、惠州、茂名、阳江、肇庆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

材料三:

    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

    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对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摘编自蒙天宇《“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无废城市”,将在全国范围内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 B . 在“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城市,基本实现了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 C . 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努力解决好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的欠缺。 D .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有较为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为其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利条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努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B . 我国的固体废物保有量和产生量巨大,这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关。 C . 并非发达国家才能建设“无废城市”,虽然各国所定的“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 D . 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方案指引,材料二侧重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材料三侧重可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汲取经验。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广东省存有什么突出问题;解决相应问题可以从材料三列举的城市典范做法中汲取哪些宝贵经验?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折可适字遵正,府州人。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论前后功,至成州团练使。渭帅章楶合熙、秦、庆三道兵筑好水川,命总管王文振统之,而可适为副。熙州兵千人失道尽死,文振归罪于可适,楶即下之吏,宰相章惇欲按军法,哲宗不许,犹削十三官而罢。嵬名阿埋、昧勒都逋,皆夏人桀黠用事者,诏可适密图之。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迁可适东上阁门使,真拜和州防御使。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 , 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进步军都虞候。俄知卫州。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明年,复以为渭州,数月而卒,年六十一。

(选自《宋史·折可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B .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C .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D .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未冠指未行冠礼,即未满二十岁,古礼男子年满二十就束发加冠,表示已成年。 B . 宰相是指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具体官名随朝代更替而不同。 C . 中夜即半夜,与子时、三更、三鼓等相对应,指凌晨一时至凌晨三时这段时间。 D . 入觐最早指古代诸侯于秋季入朝觐见天子,后来泛指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折可适天资不凡,很早崭露头角。他勇力过人,被人赞叹为天生将才。出征塞外,就斩下轻视他年轻的敌军骑兵首级,夺取战马,声名远播。 B . 折可适有勇有谋,常常出奇制胜。羌、夏军队大举入侵,他先用计除掉敌军守烽火的士兵,使得烽火无法传递,再乘机快速进兵,大败敌军。 C . 折可适心地仁慈,理解士兵疾苦。米脂作战期间,士兵千余人聚集闹事,有人想全部杀掉这些士兵博取功名,他疼惜士兵的家人保护了他们。 D . 折可适任职卫州,因公遭人嫉恨。转运使请求在四个地方修建仓库储粮,他因为费用太大而反对,结果遭转运使中伤,被召回朝廷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

②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 . 颔联把无形的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 C . 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是本诗的诗眼。 D . 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
(2)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要求诗歌不正言直述,而是托物(景、事)兴情,有所寄寓。杜牧“兴寄深远”的诗风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1、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表现自己高尚情趣的句子是“            ”。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
(3)《琵琶行》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语还休的句子是 “            。”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下面是某校学生国旗下讲话的片段,文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会耳濡目染影响到我们的综合素质,如果此时我们不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即使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也得不到社会的抬爱。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狠一点,不做“有才无德”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下图是一篇文章的板书设计,请根据图示写一段话,有条理地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上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也有人说:何必往上走,从山脚看,世界也有别样的美丽。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