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分)(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

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收集氧气 C . 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 加热液体
3、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下列关于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酸的水溶液的pH都小于7 B . 酸能跟所有的金属都发生置换反应 C . 酸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D . 酸能跟各种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
A . KCl B . Ca2(PO4)3 C . K2CO3 D . CO(NH22  
6、下列均由酸电离产生的是(  )
A . Na+、H+、SO42- B . H+、Cl-、SO42- C . K+、Cl-、SO42- D . Na+、K+、OH-
7、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 . 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D . 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8、为保护环境,含镉(Cd)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下面是处理过程中某一重要反应:CdSO4+Na2S=CdS↓+Na2SO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 复分解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化合反应
9、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0、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

A . 熟石灰 B . 硫酸铜 C . 稀盐酸 D . 氯化钠
11、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 . 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 . 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 . 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12、过去天台街头的蚕丝在全县非常出名,收蚕茧、拉丝棉是蚕农们忙碌的事,蚕农们在烧蚕茧的时候用到了一种白色晶体,小柯把这种白色晶体拿一些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白色晶体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晶体一定是一种碱 B . 该晶体可能是碳酸钙 C . 该晶体可能是碳酸钠晶体 D . 该晶体一定是生石灰
13、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 . 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 . 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14、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观察现象

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 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 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Cu

Mg

稀硫酸、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共7小题)

1、高铁酸钾(K2FeO4)是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摄氏度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2)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有下列几种物质:

a.熟石灰,b.稀盐酸,c.氢氧化铝,d.食盐,e.大理石,请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空。

(1)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可以腌制食品的是      
(4)可用于建筑材料的是       。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做法都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金属的某些性质,如烧菜用的锅是铁做的,这是利用铁的      性;铁块可以拉成铁丝,这是利用它的      性;灯丝一般用钨做这是因为      
4、铝铁铜银是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比铁不易锈蚀,原因是      (填字母)。
(1)
A . 铝的密度比铁小 B . 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C . 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是      (填元素符号)
5、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  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2)
A . 稀HCl  B . 酚酞试液 C . CaCl2 D . 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 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4)
A . H2SO4 B . BaCl2 C . CuSO4 D . Na2CO3
6、蛋糕等食品包装中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棕色。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主要成分,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大量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绿色,固体逐渐变红。请回答:
(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      
(2)除氧剂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 , 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2)滤液B中的溶质有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15空,每空3分,共45分)(共4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  猜想②:Cr>Cu>Al  猜想③:Al>Cr>Cu  猜想④:Al>Cu>Cr

(1)【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猜想有       (填序号)。
(2)【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将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铬片、铝片、铜片分别投入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片表面无现象

猜想      .

(填序号)成立

(3)【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 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  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该方案中的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含有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
3、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存放不当的铁制品,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的现象。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对铁钉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

(1)通过观察发现B、C试管中的铁钉都不易生锈,其原因是      
(2)该兴趣小组还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后查得资料:氯化物可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为此进行了“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编号

①号试管+铁钉

②号试管+铁钉

③号试管+铁钉

④号试管+铁钉

实验

操作

加6mL蒸馏水

加5mL蒸馏水和1mL1%NaCl溶液

加5mL蒸馏水和1mL1%CaCl2溶液

加5mL蒸馏水和1mL1%CuCl2溶液

现象

 3天后,铁钉表面

出现红色物质

1天后,铁钉表面

出现红色物质

1天后,铁钉表面

出现红色物质

10分钟时铁钉表面

出现红色物质

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

I、 对比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II、 小组同学又提出了验证试管④中红色物质组成的实验思路:取红色物质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如果观察到       ,则红色物质中既有铁锈,又有铜。

4、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 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的质量,计算 Na2CO3 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打开止水夹 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 CO2 的空气一会儿,其目的是       ,再接上装置C和D。
(2)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 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 CO2 的空气一会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       (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CO2 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3)若省略 B 装置,将会使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1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0分,共55分)(共5小题)

1、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3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指出一点即可)。
2、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      (填“吸热”  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从A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2)C点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向C点溶液中滴加硫酸铁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按图乙所示某同学向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样品(含有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记录反应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数据,最后得到下列图像。

(1)甲图中a点的pH值为       
(2)本实验不要浓盐酸的原因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在丙图上画出溶液质量与样品质量的关系图并在图上标出相关的数据。
4、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
(2)【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5、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67.10g

20.00g

386.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克。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装置中的干燥剂的作用是      
(4)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A.向锥形瓶中放入合金时,撒出了部分合金

B.没有等装置中气体全部排尽就称量

C.干燥剂部分失效

D.干燥剂直接与空气接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