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

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 . 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 .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 . 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 .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 .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 . 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3、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 .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 .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 . 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 F<F , ρ=ρ乙                                B . F>F , ρ=ρ C . F>F , ρ>ρ D . F=F , ρ>ρ
5、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了(    )
A .  蒸馏水是纯净物 B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水是氢和氧组成的 D . 物质通电时都能分解成几种新的物质
6、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 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7、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④沿海各地可用的淡水资源肯定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8、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 .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B .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C . 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 .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9、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B . 降低温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会增加 C .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 D . 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0、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 . 氢氧化钠 B . 浓硫酸 C . 氯化钠 D . 硝酸铵
1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B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C .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充分搅拌后可得103g食盐溶液
12、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

A . B . C . D .
13、将质量为90g的物体放入盛有200mL的酒精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 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3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 )
A . 物体沉在量筒底部 B . 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  C . 物体悬浮在酒精中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4、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 . 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 . 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 . 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15、如图 ,容器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只土豆。若将土豆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共7小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1)
A .   B--F--C B .   E--A--G C .   A--D--G D .   A--G
(2)驱动上图中水循环的动力是            ; (2)
A . 重力 B . 地热能 C . 太阳辐射  
(3)我县的里石门水库(寒山湖)建成后,通过人造渠道对我县和三门县的农田进行灌溉,这是对水循环中的      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2、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

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水的电解

图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检验正极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2)请在图2反应后的方框中用“ ”、“ ”表示反应后的生成物。
4、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3.5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盘秤的示数是       N。

5、“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小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       。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7、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11甲所示;

②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 mL,如图乙所示;

③ 将烧杯中 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

④ 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 44 mL,如图丁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
(2)在实验步骤 ③ 和 ④ 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27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45分)(共5小题)

1、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 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在学习浮力过程中,许多同学有疑问: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10牛的水能产生多少大的浮力?

(1)小柯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柯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N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GB+10N > 10N。继续往B盆内加20N的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可得结论是      
3、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 2 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100mL 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其中一个烧杯用玻璃棒搅拌

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快

假设二正确

【反思评价】

⑴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⑵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的影响      

⑶在本实验中搅拌能加快晶体溶解速度的原因      

⑷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      。  

4、利用图中的器材(水任意取),研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⑴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

⑵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

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          ;

⑶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

⑷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         ;

⑸比较小塑料瓶所受          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5、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8题4分,第29、30、32、33题各8分,第31题9分,第34题10分,共55分)(共7小题)

1、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下方以恒定的速 度上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求:(g取10牛/千克)

(1)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该石料的体积?

(3)该石料的密度。

2、根据溶解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60℃时,3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现有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的溶氧量大小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

①夏季为鱼池水补养,常用水泵将池水喷到空气中落下,其原理是      .(填选项)

A.增大氧气溶解度   B.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升高水温

②下列大致图象中,不能反映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规律的是      .(填序号)

A.

B.

C.

3、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3)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4、如图,一木块漂浮于50℃硝酸钾(KNO3)饱和溶液中,如图A,当温度变化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由此推断温度如何变化      (填升温或降温),此过程木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时,在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15g 固体 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 X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20

35

50

65

75

析出固体 X 的质量/g

10.4

8.0

5.0

0

0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35℃时,该溶液的质量是       g;
(2)65℃时,该溶液是________(选填编号); (2)
A . 饱和溶液 B . 不饱和溶液 C . 无法判断
(3)根据下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可知 X 属于       物质;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溶解度(20℃)

>10

1-10

0.01-1

<0.01

(4)50℃时,使烧杯中析出的 5g 固体 X 全部溶解,至少需再加入       g 水;
6、为了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 m3 , 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为1.03× 103 kg/m3)。

(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力为9. 27×106 N,此时,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 至少应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是多少?
(3)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
7、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这里石块的作用是      
(2)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 , 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单位:cm),求出4刻度线处应标的质量值。
(3)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