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CH3CH2COOH
B . Cl2
C . NH4HCO3
D . SO2
2、《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说“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
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
作为示踪原子对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更为方便。
被用来作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关于
、
、
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与质量数相同
B . 化学性质相似
C .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3、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 H2O
B . Br2
C . CH4
D . HCl
4、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 . C2H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 . Mg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
D . N2的结构式:N
N:


5、(CH3CH2)2C(CH3)2的正确命名是( )
A . 2-甲基-2-乙基戊烷
B . 3-甲基-3-乙基戊烷
C . 3,3-二甲基戊烷
D . 2-甲基戊烷
6、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 .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 .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D . 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7、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有无色气体放出
B . 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
C . 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不溶解
D . 既有无色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8、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 . 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B . 液滴滴出速
C . 滴定管刻度
D .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9、关于浓硫酸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 . 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仅仅起催化作用
D .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10、一定量的稀硫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该反应的速率,并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稀酸中加入少量的( )
A . CH3COONa固体
B . NaOH固体
C . 浓硫酸
D . 硫酸铜固体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 . 酸性:HClO4>H3PO4>H2SO4
B . 氢化物稳定性:HF>H2O>H2S
C . 碱性:NaOH>Mg(OH)2>Ca(OH)2
D . 原子半径:F>Cl>Br>I
12、用两根石墨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形管中,接通电源,则关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描述正确的是( )
A . 阳极,有Cl2放出
B . 阴极,有H2放出
C . 阳极,有O2放出
D . 阴极,有Cu覆盖
1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14、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
A . 升华
B . 萃取
C . 纸上层析
D . 重结晶
15、2A(g)
B(g)+Q(Q>0);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
+3H2O,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6
B . 6:1
C . 1:5
D . 5:1
17、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Q(Q>0),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降低温度
B . 加催化剂
C . 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D .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
18、向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氨气,以下不会涉及到的反应是( )
A . NH3·H2O
NH3+H2O
B . NH4++H2O
NH3·H2O+H+
C . CaO+H2O→Ca(OH)2
D . NH4++OH-
NH3·H2O



19、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 . Mr(甲)=Mr(乙)+Mr(丙)
C . 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0、某澄清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忽略水的电离):Na+、K+、Cl-、Ba2+、CO32-、SO42-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A . Ba2+、Cl-
B . SO42-、Na+
C . Na+、K+
D . CO32-、SO42-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SO2、Na2S2O3、Na2S、Na2SO3、Na2SO4等含硫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完成下列填空:
(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钠原子的核外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Na2S的电子式 。
(2)涉及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 ;请用原子结构知识说明氧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3)棉织物用氯气漂白后,加入Na2S2O3除去余氯时,发生如下反应:
S2O32-+ Cl2+ H2O→ SO42-+ Cl-+ H+ , 配平该反应方程式:若反应中生成2molSO42- , 则转移电子 mol。
(4)Na2S又称臭碱,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2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SO2分子构型“V”形,则SO2是 (选填“极性”、“非极性”)分子。列举一个实验事实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
(5)图是Na2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关系示意图。其中,②是 (填微粒符号)。上述5种物质中,不能促进也不能抑制水电离的化合物 。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Q

(1)写出该反应的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升高温度,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 ,氢气的转化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际生产中温度一般控制在500℃,原因是 。
(2)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图示是 。
(3)浓度0.1mol/L的氨水,pH为11。当用蒸馏水稀释100倍时,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将向 方向移动(填“正”或“逆”),溶液的pH将为 9(“大于”“小于”“等于”)。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 。
3、化合物E是香料、染料的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名称为 ,②的反应类型是 。1molA与NaOH热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分别写出反应②和反应④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④
(3)写出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含酯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4)乙酸甲酯(CH3COOCH3)可用作溶纤剂、喷漆溶剂,以及用于制备人造革。设计由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乙酸甲酯(CH3COOCH3)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课外实验:
(实验操作)
浸过氯化钠溶液的布条很快烧光,浸过氯化铵溶液的布条不燃烧,冒出白烟。
(1)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白烟的成分是 。
(2)请推测浸过氯化铵溶液的布条不燃烧、不易着火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2、绿矾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酯类油污,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Ⅰ需要加热数分钟,其原因是 。
(2)废铁屑中含氧化铁,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 ,判断反应II完成的现象是:
。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以下是测定某补血剂(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Ⅲ需要100mL1mol/L的稀硫酸,用98.3%,ρ=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及 。H2O2的作用是 。
(2)步骤Ⅴ一系列操作依次是:①过滤②洗涤③ ④冷却⑤称量⑥恒重操作。操作⑥的目的是 ;证明操作②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 。
(3)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