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液氮做医疗冷冻剂—物理性质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化学性质
C . 氧气用于气焊—物理性质
D . 石墨用作电极—化学性质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
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得出结论
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也被誉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阿伏加德罗
C . 门捷列夫
D . 拉瓦锡
4、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碳酸氢铵 氨气
B . 冰水混合物 澄清石灰水
C . 矿泉水 水蒸气
D . 稀有气体 洁净的空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添加酒精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 码至天平平衡 ( )
C .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 . 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净
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实际量出的液体体积大于50mL.则该同学量取液体读数(视线与凹液面的关系)是( )
A . 平视
B . 仰视
C . 俯视
D . 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B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放热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9、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的用途有( )
A . 生产霓虹灯,作电光源
B . 作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
C . 用于医疗急救、冶炼钢铁等
D . 生产氮肥、用作保护气等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得越多
B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致人死亡
D . 二氧化碳从无色气体压缩成固态干冰发生了物理变化
11、小美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C . 利用该装置不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B . 铜绿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必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C .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 .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1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纳米铁粉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氧化铁
B . 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 . 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D . 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能量

15、在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放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在试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共5小题)
1、现有以下几种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蜡烛燃烧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 ,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①③⑤⑦这四种变化归为一类,这四种变化都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请你帮助他说出这样归类的理由是 。
(2)用坩埚钳夹住一段镁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描述镁条燃烧的现象 ,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烛泪流淌,发出柔和的亮光,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4)电灯发光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1)根据图分析,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海水吸收也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一种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由以上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即使反应物相同,如果 不同,反应产物也可能不同。
(3)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二氧化碳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的一种环境问题是 ,列举出一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 。
3、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白色晶体F混合加热后也能产生D;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用于灭火。
(1)J的化学式是 。
(2)写出①~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
② ;
③ ;
④ 。
4、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
(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有 和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室常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 。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端(填“a”或“b”)进入,其验满的方法是 。
(4)已知: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时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择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
5、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2)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4)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 ;如果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不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