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物理质量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某日气温最低为-2℃、最高为7℃,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 )
A . 5K
B . 278K
C . 9K
D . 282K
2、在核反应方程
中,X代表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3、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是( )
A . 氦核流
B . 质子流
C . 中子流
D . 电子流
4、光波具有的下列性质中,与声波不同的是( )
A . 能传递能量
B . 频率由波源决定
C . 能产生衍射现象
D . 能在真空中传播
5、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能增大条纹间距的做法是( )
A . 改用频率更高的光波
B . 改用波长更长的光波
C . 增大双缝间距
D . 减小双缝与光屏间距
6、一根容易形变的弹性导线,上下端固定,通有向上的电流。当没有磁场时,导线呈直线状态;当分别加上四种不同方向的匀强磁场后,导线状态描述正确的图示为( )
A .
B .
C .
D .




7、某静电场沿x轴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右图所示,则在0~x0之间( )
A . 存在匀强电场,方向一定沿着x轴
B . 存在匀强电场,方向可能不沿x轴
C . 存在着场强大小沿x轴均匀减小的电场,场强方向一定沿着x轴
D . 存在着场强大小沿x轴均匀减小的电场,场强方向可能不沿x轴
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轴上相距2cm的P点和Q点的振动图像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确定这列波的( )
A . 振幅、频率
B . 振幅、波长
C . 波长、波速
D . 频率、波速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位于斜面体B上,并随B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
A . mg
B . mgsinα
C . mgcosα
D . mgtgα
10、一物体自t = 0开始,在合力F作用下由静止起做直线运动,合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且方向始终不变。已知该物体在t 0和2t 0时刻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 , F在0-t 0 和t 0 -2t 0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是W1和W2 , 则( )
A . v2=4v1 , W2=16W1
B . v2=3v1 , W2= 8W1
C . v2=4v1 , W2=15W1
D . v2=3v1 , W2=4W1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在a、b两点间接入电源后,调节R2 , 可获得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图像,则( )
A . 只有图①是合理的
B . 只有图②是合理的
C . 只有图②、③是合理的
D . 只有图①、③是合理的
12、如图A.所示,浮于水面的A物体装有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频率为2000Hz的脉冲信号。位于水下的B物体装有信号接收器,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为2.1m。某段时间内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如图B.所示。已知水中的声速介于1300m/s~1600m/s之间,则发射信号P对应的接收信号是图B.中标识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卢瑟福通过 实验,发现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中实线所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则该粒子在A、 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A aB , 在A、B两点的电势能为εA εB。(均选填“>”或“<”)
3、如图所示,S1、S2是位于水面的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振幅为 A,a、b、c三点均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此刻b处质点的位移为 ,b处质点的振动 (选填“加强”或“减弱”)
4、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气体分子速率的大小。在小炉中金属银熔化并蒸发,银原子束通过小炉的小孔逸出,又通过狭缝S1、S2和S3进入圆筒C内的真空区域。若圆筒C的直径为d且绕轴O以角速度ω旋转,某银原子落在玻璃板G上的位置到b点的弧长为s,则该银原子的速率v = (已知
)。经过较长时间,落在玻璃板G上的银原子的分布最接近图(2)中的 图。

5、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水银槽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开始时管内空气柱长度为10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60cm。已知水银槽的截面积是玻璃管截面积的4倍,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使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为50cm,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 cm,水银槽内水银面上升了 cm。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
(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感应电流,请在右图中用实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实验电路。
(2)电路正确连接,闭合开关后,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做法有:
方法一:
方法二: 。
这些做法都能产生感应电流,其本质原因是: 。
(3)将原线圈插在副线圈中,闭合开关的瞬间,副线圈中感应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若此瞬间检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则可使检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的其他做法有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图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0×103 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 , 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继续提升重物直到重物以vm=1.0
m/s匀速上升。取g=10
m/s2 , 不计额外功。求:
(1)重物匀加速上升时,起重机对重物的作用力F1;
(2)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Pm;
(3)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t1。
2、如图,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L,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导轨左端。整个区域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自t=0时刻起,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金属棒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a=0.4m/s2的匀加速运动。(已知L=1m,m=1kg,R1=0.3W,R2=0.6W,r=0.3W,B=0.5T)。求:
(1)t=0.5s时,通过金属棒MN的电流I r和金属棒的热功率Pr;
(2)0~0.5s内,通过电阻R1的电量q;
(3)通过分析、计算,在图B.中画出0~1s内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