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四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共24小题)
阶段 | 中心 | 史实 | 结论 |
第一阶段 | 内陆 | 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 | 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 |
第二阶段 | 运河 | 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 | |
第三阶段 | 沿海 | 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 |
年份 | 全民所有制企业 | 集体所有制企业 | 公私合营企业 | 私营工业 | 个体工业 |
1955 | 281.4 | 41.6 | 71.9 | 72.7 | 81.1 |
1956 | 383.8 | 120.1 | 191.1 | 0.3 | 8.3 |
1957 | 421.5 | 149.2 | 206.3 | 0.4 | 6.5 |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共3小题)
材料一:《南都繁会图》,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材料二:有图片描述了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
1900年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图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荣氏家族基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