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共16小题)
1、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
A . 黄金
B . 水银
C . 水
D . 空气
2、浮力的单位是( )
A . 瓦特
B . 牛顿
C . 帕斯卡
D . 阿基米德
3、牛顿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学史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是( )
A . 伽利略斜面实验
B . 托里拆利实验
C . 马德堡半球实验
D .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4、将重为5 N的金属实心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若溢出2N的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
A . 0N
B . 2N
C . 3N
D . 5N
5、下列生产工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羊角锤拔钉子
B .
独轮手推车
C .
铡刀割草
D .
古人用撬棒撵稻谷




6、杜甫有诗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卷”走屋顶茅草的原因是流过屋顶外侧的空气( )
A . 流速大,压强大
B . 流速大,压强小
C . 流速小,压强小
D . 流速小,压强大
7、下列相关物理量的数值,符合实际的是( )
A . 分子的尺度约为1nm
B . 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1000J
C . 此时考场的大气压约为1000Pa
D .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功率约为1W
8、2018年5月,中国国产航母完成首次舰载直升机起降,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 )
A . 惯性变大
B . 动能变小
C . 重力势能不变
D . 机械能不变
9、如图所示,均为底部相通的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C919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情景,此时与飞机受到的重力互为平衡力的是( )
A . 飞机对地球的吸引力
B . 空气对飞机的阻力
C . 空气对飞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D . 飞机对空气的压力
11、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B .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 .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两图中恒力F做的功W甲和W乙的关系是( )
A . W甲>W乙
B . W甲<W乙
C . W甲=W乙
D . 无法比较
13、面对宇宙万物,人类一直在探索,如图是今年问世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下列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洞的特点是质量很大而体枳很小
B . 地球尺度大于银河系
C .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D . 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14、海中断崖是指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的密度跃层。潜艇在水下航行到海中断崖,会急剧掉向海底,发生“掉深”事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潜艇遭遇“海中断崖”前后所受的浮力不变
B . 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增大潜艇 受到的浮力
C . 內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减小潜艇的重力
D . 下沉中的潜艇浮力大于重力,就可以马上上浮
15、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截为相同的两块后,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则前后两次( )
A .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1:2
B . 密度之比为2:1
C . 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为2:1
D .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l:2
16、已知被测物体的重力略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图中的方法中无法完成测量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毎小题2分,共12分)(共6小题)
1、欧阳修《浣溪沙》写到“青杏园林煮酒香……柳丝摇曳燕飞忙”,闻到洒香说明酒分子在做 运动,摇曳的柳丝和飞翔的燕子都具有 能。
2、依据山顶的空气更稀薄,科学家帕斯卡最先想到去山顶做托里拆利实验,实际操作后发现.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变 (选填“大”或“小”),证实了海拔越高,气压越 。
3、某人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做了2.5×105J的功来拉动绳子。如果动滑轮用于提升重物所做的功为2×105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若只增加物重,效率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变”)。
4、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时,先悬停,选定安全地点后再着陆。如图,悬停时,反推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对探测器 ;水平移动过程中,该推力对探测器 (均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5、啄木鸟的嘴巴,尖锐有力,是通过减小 来增大压强,一本书上记录一只质量小于0.5kg的鸟,它的嘴每次产生的“压强”可以达到35kg/mm2 , 正确的压强数值是 Pa。
6、如图是某杆秤平衡后的数据,则OB= cm(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墨经》中将两个力臂分别称作“标”和“本”,原文说“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意思就是已经平衡的杠杆两边加上同样的重量,“标”会下沉,则“标”应为图中的 (选填“OA”或“OB”)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共2小题)
1、如图,是考尔德的《龙虾网与鱼尾巴》,作品将艺术和杠杆原理相结合,形成悬挂式雕塑。请画出图中力F1相对于O点的力臂l1.
2、如图,小红手里拿着两只体积大小相同的气球,氦气球飞上空中,空气球直接落地,请分别画出它们受到的空气浮力F1、F2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共1小题)
1、将新打开盖子的饮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时,经常会出现果汁流出断断续续的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打开盖子后,采用图中甲、乙哪种方式倒果汁会更容易?请运用物理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共5小题)
1、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个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图中步骤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反映 ; (2)
A . 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B . 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 . 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3)为什么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的物体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只和高度有关?小红查到:重力势能五Ep=mgh,动能Ek=
mv2 , 若不计能量损失,则机械能守恒,用上述公式推导出钢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是: 。

2、如图是小丽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研究对象是一个质以忽略不计的薄硬纸片。
(1)图中使用的滑轮属于 (选填“定”或“动”)滑轮;
(2)本实验研究的是哪两个力的平衡条件? ; ! (2)
A . 两边钩码对细绳的拉力
B . 两边细绳对硬纸片的拉力
(3)小丽探究时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图 硬纸片无法保持平衡,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
3、小诚想在物休漂浮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他利用苹果、天平、溢水杯、小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图a中,得出苹果重力的表达式为 ;图b中苹果漂浮在水上,根据 知识,可求出浮力;
(2)为了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还缺一个步骤d: ;(测量物理量用m3表示);步骤d补充后,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3)最后验证测量的物理量是否满足关系式: ;
(4)步骤a中,较重的砝码如图所示放在托盘内左侧,会导致测量的质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小芸利用如图中竖直放置的杠杆继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图1
图2
(1)如图,实验前使杠杆在竖直位置平衡,操作时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然在竖直位置平衡,图1中 段长度表示动力臂;第三次测量F1的弹簧测力计指针如图,读数为 N.
(2)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3)小芸还探究了如图3所示的两种情况,推测甲图中F1 F2 , 乙图中F1l1 F2l2 (均选填")”“(”或“ =”)„
图3
5、如图所示,小雨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 ,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观察两液柱是否出现明显 。
(2)调好装置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操作”所示,表格中记录的液体深度h应指图中的 (选填“h1”或“h2”)。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
(4)小雨发现,探究的液知和u型管压强计里面装的液体均为水,但两者压强数值差异很大。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水对金属盒的压强:p=ρgh=1x103kg/m3x10N/kgx0.05m= 500Pa;
U压强计两侧液体的压强差:△p=ρg△l=1x103kg/m3×10N/kg×0.03m=300Pa
思考后,她将金属盒的橡皮膜调松些,重新进行了测量,记录在下表最后一列。对比第一次操作数据发现:
①金属盒橡皮膜安装的松紧程度对本次实验正确结论的得出 (选填“有”或“无”)直接影响。
②正确操作下,U型管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差总是比金属盒所处位置的压强小, 原因可能是: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共3小题)
1、航天员利用浮.力水槽模拟失重训练,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使宇航员悬浮在水中。一质量为75 kg的宇航员,若所带配重及所着模拟宇航服质量为25 kg。求:
(1)宇航员在浮力水槽中训练时所受的浮力;
(2)宇航员在水而以下2 m深时受到水的压强。
2、某工厂要修建一座烟囱,设计的烟囱基础占地面积为4 m2 , 建成的烟囱大约需要用8×104块砖。勘测后发现,修建烟囪的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0×105Pa,已知每块实心砖重力约为30 N。
(1)求建成后的烟囱对地面的压力;
(2)用计算说明,这座烟囱不能按原设计修建;
(3)若必须在原地修建,提供一条可采取的措施。
3、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米袋质量不计),要你尽可能快地把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若你每次只搬1包,你将要为克服自身重力而消耗大量的能量;若你想一次都搬上去,则可能寸步难行。假设你身体可以提供的用于搬物体的功率与被搬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全部搬完后,人对30包大米做的功;
(2)要尽可能快地把大米搬上库房,每次应搬几包大米;
(3)完成这一工作,人对大米做功的最短时间。(注:不计搬起大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