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物理质量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
A . 阴极射线
B . X 射线
C . α射线
D . γ射线
2、氢氘氚是同位素,它们的原子核内具有相同的( )
A . 电子数
B . 质子数
C . 中子数
D . 核子数
3、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中,用白光入射双缝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条纹,若用红色和绿色玻 璃各挡住一条缝,则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 )
A . 黄色的干涉条纹
B . 绿色的干涉条纹
C . 红绿相间的条纹
D . 两种色光叠加,但无干涉条纹
4、在真空中的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距 Q 为 a 处的电场强度为 E,若将置于 a 处的点电荷 q 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则 a 处的场强为( )
A . E
B . 2E
C . 4E
D . 8E
5、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
A . 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
B . 振子位移逐渐增大
C . 振子速度逐渐减小
D . 振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6、如图为伏打电池示意图,由于化学反应,在 A、B 两电极附近产生了很薄的化学反应层 a、b,则沿电流方向( )
A . 在外电阻 R 中,电势升高
B . 在内电阻 r 中,电势升高
C . 在反应层 a 中,电势升高
D . 在反应层 b 中,电势降低
7、如图为某同学的小制作,装置 A 中有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当有风吹向风扇时扇叶转动,引起灯泡发光。引起灯泡发光的原因是( )
A . 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B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 . 电流的磁效应
D . 磁场对导线有力的作用
8、如果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行星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 )
A .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正比
B .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C .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 . 与行星运动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9、质量 m=500 g 的物体以加速度 a=20 cm/s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及单位, 下列运算既简洁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 . F=500×20=10000 N
B . F=0.5×0.2 N=0.1 N
C . F=0.5×0.2=0.1 N
D . F=0.5 kg×0.2 m/s2=0.1 N
10、如图,直线和曲线分别表示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 . a 车做直线运动,b 车做曲线运动
B . 在 t1 时刻,a、b 两车的速度相等
C . 在 0~t2时间内,a、b 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在 t1~t2时间内,a、b 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如图,某同学用力沿拖把柄方向,斜向下推动拖把。若保持推力的大小不变,柄与地面间的夹角变小, 拖把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则地面对拖把的作用力(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先变大后变小
12、两固定且互相垂直的无限长直导线 l1与 l2 在同一竖直面内,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有一正方形导线框 ABCD,在初始时刻,AB 边与 l1重合,AD 边与 l2重合,所有导线间彼此绝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导线框向上平移,穿过导线框内的磁通量减小
B . 若导线框向上平移,l2对 CD 边的安培力垂直 CD 边向右
C . 若导线框向右平移,导线框内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 . 若导线框向右平移,l1对 BC 边的安培力垂直 BC 边向下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光电管是应用 的原理制成的光电元件。在如图电路中,若 A 端与电源的 极相连,那么当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 K 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
2、如图是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图中质点P 正沿y 轴正方向运动,此波的传播速度为 v=4m/s,则质点 P 的振动周期为 T= s,x=1.0
m 处的质点在 0~2.5 s 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3、如图为“行星传动示意图”,中心“太阳轮”的转动轴固定,其半径为 R1 , 周围四个“行星轮”的转动轴固定,其半径均为 R2 , “齿圈”的半径为 R3 , 其中R1=1.5R2 , A、B、C 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边缘上的点,齿轮传动过程不打滑,则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
B 点与 C
点的周期之比为 。
4、如图甲,质量 m=2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 v0=11m/s从
θ=53° 固 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第二次无恒力 F。图乙中的两条线段 a、b 分别表示先后两次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v-t 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恒力 F 的大小为 N,小物块先后两次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小量之比为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用 DIS 描绘电场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将导电纸、复写纸和白纸在平整的木板上依次铺放好,其中铺在最上面的是 ,本实验中使用的传感器是 。
2、如图,用一个带两根细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的瓶口,压强传感器通过其中一根不带阀门的细管连通烧瓶中的空气,另一根带阀门的细管连通注射器。开始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注射器针筒的最大刻度线到阀门之间充满了水。现利用该装置进行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依图示连接好实验器材,运行 DIS 软件进入实验界面,点击“开始记录”后:
① 打开阀门,推注射器活塞向烧瓶内注入适量的水,关闭阀门;
② 记录气体的压强 p,并在表格中记录注入的水的体积 V;
③ 保持烧瓶中气体的温度不变,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点击“停止记录”。
(1)实验中通过 测得注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
(2)为验证玻意耳定律,采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应选择( ) (2)
A . p-V 图像
B . p-1/ V 图像
C . V-1/p 图像
D . 1/p-1/ V 图像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的图像可以测得 ;上述实验中存在着可能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有 (写出一条即可)。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在水平面内固定 PQ 和
MN 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其 P、M 端通过阻值为 R 的直电阻丝相连。将一根质量为 m、长度足够长的直金属棒平行于 PM 跨放在导轨上间距为 d 的位置。整个装置处于垂直水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 v0 开始运动,经过时间 t,向右滑过距离 L 到达导轨上间距为3d/2 的位置。若滑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平行于 PM,电阻丝中的电流保持不变,不计金属棒和导轨的电阻。求:
(1)此过程中金属棒的末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电阻丝上产生的热量;
(3)此过程中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强度大小;
(4)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如图甲,圆圈内放大的集成块可以同时自动测量沿手机短边(x 轴)、长边(y 轴)和垂直面板方向(z 轴)的加速度,相当于在三个方向上各有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一维加速度计,图中固定在力传感器上的质量块的质量为 m。下面仅研究 x 轴处于水平方向和 y 轴处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情况。
图甲
图乙
(1)沿 x 轴方向,若用 F 表示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质量块的作用力,取+x 轴方向为加速度正方向, 导出手机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的表达式;

(2)沿 y 轴方向,若用 F 表示力传感器垂直接触面对质量块的作用力,取+y 轴方向为加速度正方向, 导出手机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的表达式;

(3)当手机由竖屏变横屏时,为让手机感知到这种变化,需要通过电信号分别将(1)和(2)中导出的加速度进行输出,但应统一输出项 a 出,请分别写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输出项 a 出的表达式;
(4)当手机由竖屏变横屏时,显示的视频画面会随之由窄变宽,请解释其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