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剥削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④自然灾害的严重
①英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法国
二、判断题(共1小题)
三、综合题(共3小题)
材料一:1840年夏,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彻底粉碎了大清王朝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如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三: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摘编自《走进盐城》
材料二:1757年,乾隆帝下令将多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规定外商“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并对商品的出口加上种种限制。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
——摘自《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必修Ⅱ》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