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
B . 投票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北京市
4、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 .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 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 .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5、《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
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 废井田,开阡陌
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6、《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7、我国早期人类中能够人工取火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山顶洞人
D . 元谋人
8、改革是兴除利弊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 . 建立县制
B . 奖励耕战
C . 轻徭薄赋
D . 废除旧贵族特权
9、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 . 废除了贵族特权
B .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 打破了 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10、商朝国家档案所使用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楷书
D . 隶书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是( )
A . 商朝
B . 夏朝
C . 秦朝
D . 周朝
1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嗄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1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禹
14、下图是半坡原始农耕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下列有关于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文物发现于浙江余姚附近
B . 反映了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C . 表明半坡人能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 . 证明了半坡人会制造陶瓷
15、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该人物是( )
A . 禹
B . 黄帝
C . 尧
D . 舜
16、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 秦、楚、齐、燕
B . 齐、楚、秦、燕
C . 燕、齐、楚、秦
D . 燕、齐、秦、楚
17、下图是目前我国落后地区仍然使用的犁耕方式。历史上农业使用牛耕不晚于( )
A . 商周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春秋末期
D . 战国时期
1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青铜立人像
D . 周公鼎
19、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晋文公
B . 秦穆公
C . 楚庄王
D . 齐桓公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对应的位置,写出各个阶层的名称。
(2)上图所示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3)实行该制度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4)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们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对哪位水利专家的赞扬?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