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2019学处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共25小题)

1、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 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和38.5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 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     )


A . 36.5 ℃和38.5 ℃     B . 36.5 ℃和37.5 ℃ C . 37.5 ℃和38.5 ℃   D . 38.5 ℃和38.5 ℃
2、国庆节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交流与合作
3、“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
4、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

A . B . 阳光 C . 土壤 D . 温度
5、下列珍稀动物及所属类群,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白鳍豚——哺乳动物      B . 娃娃鱼——鱼类 C . 扬子鳄——爬行动物        D . 丹顶鹤——鸟类
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45cm B . 12.34cm C . 12.35cm D . 12.36cm
7、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 .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 C .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
8、玻片上写有“9>6”的字样,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9>6 B . 9<6 C . 6>9 D . 6<9
9、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①乱捕乱杀、乱砍乱伐  ②发展生态农业       ③围湖造田

④生物入侵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⑥环境污染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②④ D . ④⑥
10、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A . B . C . D .
11、小鸟和小草都是生物,但它们在结构层次上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有无(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2、新鲜的柿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脱涩,有人说食盐水比清水更容易让新鲜的柿子脱涩.为了检验这种说法,应该选择的实验方案是(   )
A . B .    C . D .
13、2016年4月6日《英国邮报》报道,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野外动物摄影师亨德利•温特捕捉到一群野狗围猎一头成年公羚羊的凶残一幕.野狗在发现羚羊后迅速追击,这一现象体现了(  )
A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具有一定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
A .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 . 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 . 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15、如果用右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 . A B . B C . C D . D
16、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根据以上信息,试判断飞鼠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
A . 鸟类 B . 两栖类 C . 哺乳类 D . 爬行类
17、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
A . 27℃ B . 30℃ C . 32℃ D . 37℃
18、南天竹植株姿态优美,种子繁殖,能开花结果,果实颜色鲜艳,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南天竹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19、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己,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A . 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B . 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 . 雷鸟在降雪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 D . 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20、切开西红柿,发现流出很多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 . 细胞膜 B . 叶绿体 C . 细胞壁 D . 液泡
2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 . 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C . 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 . 增减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数量
2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制作装片或切片.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④②①
23、某同学用天平称一本书每张纸的质量,该书共有200页。调好天平后,将书放在左盘,在右盘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为140 g,游码示数为2.5g,则每张纸质量接近下面哪个值(   )
A . 140g B . 2.5g C . 0.7g D . 1.4g
24、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 有叶绿体 B . 没有成形细胞核 C . 没有细胞壁 D . 没有细胞质
25、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湿润

向阳处

20℃

干燥

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二、填空题(共9题;共24分)(共7小题)

1、为了测量1小瓶油的质量,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C.往瓶内倒入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E.求出油的质量;F.将天平整理好。

(1)该同学遗漏了哪一步骤?       。

(2)按正确顺序排列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      

2、地球上的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和      
3、图为扬子鳄、鲫鱼、青蛙、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2)
A . 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 B . 青蛙、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 . 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 . 鲫鱼、扬子鳄、青蛙、大熊猫
4、请完成下面的检索表:

      ;  ⑵      ;  ⑶      ;  ⑷      

5、如图,可读出物体AB的长度为      物体C的长度是      ,体温计的示数为      ℃。

6、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装片向      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主要不同之处是:A的细胞中含有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4)细胞结构中,[4]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7、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利用下表,回答问题:

危害其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它原因

对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

31%

32%

17%

20%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

(1)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2)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6分)(共3小题)

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cm3.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3)
A .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 .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选填“a”、“b”或“c”)
2、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    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3、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调节完毕,小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3)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鹏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误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   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③使用生锈的砝码   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2019学处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