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 水力发电 C . 火力发电 D . 太阳能发电
2、为控制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混合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R和水:2CO2+6H2═R+4H2O,则R化学式为(  )
A . CH B . C2H2 C . CH2 D . C2H4
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乙、甲、丙    B . 乙、丙、甲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4、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下列有关铬(Cr)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在Cr(OH)3中铬、氧、氢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3:3 B .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 C . 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 在K2Cr2O7中铬元素的含量最高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镁、铝、铜 B .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C . 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 . 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6、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 . 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
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 . 导线用铜不用银,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的好 D . 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8、要除去CO2中的少量CO,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A .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 .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温度太低 B . 试管口倾斜了 C . 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 . 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思想

B.化学与生活

⑴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

⑴硬水软化一可向硬水中加入活性炭

⑵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使用乙醇汽油

C.化学用语

D.性质与用途

⑴2Cl两个氯原子

⑵CuSO4硫酸铜

⑴CO具有可燃性一可用作气体燃料

⑵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一氧气具有可燃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离子      
(2)3个二氧化氮分子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水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2)自然灾害常常致使当地原有水源被破坏,寻找到的新水源需经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新水源中如果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      将其吸附除去。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完成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2)用加入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这种现象称为      
(3)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写出一种防止厨房中的铁锅锈蚀的方法      。而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45245945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②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 , 那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择装置为      (填字母)。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明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现象之一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小聪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故入一定量的硝酸眼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聪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聪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40g稀盐酸,固体完全消失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①计算生成气体的质量

②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