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老道外有很多让人唇齿留香的美食,下列美食中同时富含糖类和蛋白质的是()
A . 老式烧饼 B . 烧鸡 C . 扒肉 D . 排骨馅包子
2、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 D . 自制汽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称量NaOH固体 B . 取用石灰石 C . 收集氢气 D . 吸取液体药品
4、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亚硝酸钠腌制肉、蛋以延长保质期 B . 自行车链条采用涂油的方式防锈 C . 用加热的方法给聚氯乙烯食品袋封口 D . 油锅起火,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
5、下列是几种粒了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 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 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D . 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6、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带火星木条复燃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天平平衡 C . 石蕊纸花有紫色变为红色 D . 闻到刺激性气味,研钵内白色固体消失
7、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丙氨酸分子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 B . 丙氨酸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C . 丙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 . 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6
8、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海水中含有80多种金属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B .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仅次于氧气 C . 石油炼制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沥青等 D . 海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是氯化钠的唯一来源
9、下列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精温度计受热示数上升

温度升高,乙醇分子的间隔变大

B

固体的氢氧化钠不导电

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C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硫酸和盐酸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两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A . B . C . D . D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取样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B

空气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木条

伸入燃着的木条

C

碳铵和硫铵

溶于水

闻气味

D

18K黄金和24K黄金

看颜色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A . B . B   C . C    D . D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B . t℃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 .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 . t℃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甲大于乙
12、除下列物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水蒸气

先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足量浓硫酸

B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C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D

铁钉

铁锈

将带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盐酸中

A . A   B . B    C . C    D . D
13、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 14:1 B . 12:1 C . 8:1 D . 4:1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018年5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开幕。黑龙江的谷物食品、畜牧产品、森林产品等特色食品盛装亮相。展会上劲吹“龙江绿色旋风”。请回答:

图1 图2

(1)我省盛产优质的大米,大米中含有淀粉,其化学式为①      ,在种植大米时,为提高其蛋白质含量,需施加的化肥种类是②      ,该种化肥除了可以提高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之外,还能促进植物③      ,使其叶色浓绿。
(2)蓝莓就是一种典型的森林产品,蓝莓富含的营养素是①      ,该营养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②      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蓝莓还含有丰富的铁、锌元素,这两种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③      (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的疾病是④      
(3)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减少农业的发展对水体带来的污染,应提倡使用①      肥,合理使用化肥和②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舰”开始海试。请回答:

(1)航母的外壳材料是钢,钢属于①      材料。用作外壳材料体现其②      (填字母)的物理性质。

A.导电性好   

B.硬度大   

C.抗腐蚀性好

(2)航母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我们哈尔滨生产的锅炉。蒸汽轮机工作的过程中,储存在燃料自身的①      能转化为②      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3)钢中含有少量锰元素,金属锰可以由电解硫酸锰(化学式为MnSO4)水溶液获得。此过程可以看作是在通电条件下,硫酸锰和水反应,生成单质锰、硫酸和一种供给呼吸的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在此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②      。(填元素符号)。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据图回答: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其微观解释为      
(3)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我国科学院院:①      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计算可知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氮气、氧气和生成的一氧化氮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②      
2、合理的方法使化学学习事半功倍,巧妙的实验令复杂现象更加明晰!请回答:

图1

图2

(1)控制适当的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加快反应速率的示例,请结合图示上述实例进行分类,并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      

a.用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制简易灭火器

b.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d.硫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e.火力发电时,将块状的燃煤打成煤粉

f.用过氧化氬溶液和红砖粉末制取氧气

(2)小冰的妈妈在家煮紫薯粥加入食用碱后,发现紫色的粥变成了蓝色。小冰联想到教材中“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次日在实验室中用紫薯汁自制了指示剂,并进行如图实验,记录如表:

溶液pH

1

4

7

10

13

滴入相同滴数指示剂后的颜色

玫红

浅粉

黄绿

请回答:小冰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①      

查阅资料获悉:用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和鸡蛋壳反应推测鸡蛋壳成分时,发生的反应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事实上,若向变蓝的紫薯粥中加入过量食醋,粥会变成浅粉色。请结合上述知识,运用类比思想,写出纯碱和食醋(含有醋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请你参与:
(1)利用加热一种纯净物的方法可以制得氧气。

图1 图2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如图是他们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1,请将其补全      

③实验中用作热源的仪器名称是      

(2)同学们又选择了适当的药品和仪器进行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①来到实验台前,他们首先按照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并      (填实验操作)。

②同学们经过一系列操作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为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同学们需要选用药品      (填化学式)并将其配成溶液备用。

(3)通过对两种气体的研究,同学们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选择适当的反应→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B是最常用的溶剂。

(1)若A为非金属氧化物,D俗称苏打,E是一种酸。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      、C      

②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金属氧化物,E是一种可溶性银盐。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      、C      

②D溶液和E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中考前夕,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利用所学知识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再探究。

图1

图2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

(猜想假设)小冰:不能发生反应。

小城: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小冰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1)(评价交流)小冰的实验①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小城也选择了和小冰一样的实验装置,将药品“几滴酚酞溶液”换成了“足量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刚开始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内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②      。小城的实验需要保证稀盐酸为足量,若将稀盐酸换为③      ,则不需保证加入的试剂为足量也可得出结论。

(2)(改进实验)同学们从装置上进行创新,已知实验前A、B装置底部液体体积、注射器内二氧化碳的体积以及气球的体积均相等,且装置气密性良好。推尽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装置的变化情况如图2,请分析回答:

①已知A、B装置底部分别盛有水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盛有NaOH溶液的装置是      (选填“A”或“B”);需要另一装置用等量的水做实验的目的是      

②两装置导管口气球都变得比实验前小的原因均是密闭装置内气体量减少,      

(3)(拓展应用)同学们又从数据表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对另一个典型的没有现象的反应“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两幅曲线图3:

图3

图4

由曲线可知,此反应是一个①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组成是②      (填离子符号)。

(实验总结)要验证没有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除使用化学试剂外,还可以通过

(4)      的方法来得出结论。本次实验加深了同学们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并提高了大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名师的好评。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工业生产的氯化镁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其中氯化镁的含量,取该固体混合物10g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及数据分析回答: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为      
(4)a的数值为      
(5)所得到的溶液M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工业上欲制取80t纯度为75%的单质镁,需要用到题中的样品的质量为       (假设样品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单质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