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特色美食中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相对较高的是()
A . 红烧肉 B . 锅包肉 C . 鲈鱼 D . 清蒸小白菜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正确的是()
A . 用聚氨乙烯制塑料大棚 B . 用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C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石灰石做天安门前华表
3、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试剂的污染和误差等,下列实验操作或图形不规范的是()

①在滴瓶中取液体 ②加热液体物质 ③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④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A .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④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若在楼房内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站立姿势快速跑离火场 B . 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用黄油涂在自行车链条上 C . 内衣沾有油污,用厨房洗涤剂清洗 D . 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
5、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6、下列应用合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Cu+Ag(NO32=Cu(NO32+Ag         置换反应 B . 用纯碱制烧碱:2KOH+Na2CO3=K2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 .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3HCl+Al(OH)3=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D .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O2↑                          分解反应
7、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B .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除少数有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C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 D . 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8、为提高汽油的抗震性,可以在汽油中加入少量的四乙基铅[Pb(C2H)4]。但是,在汽油中使用四乙基铅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四乙基铅有毒,只需少量就可以使人体中毒,四乙基铅从气缸中排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四乙基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四乙基铅分子有毒 B . 四乙基铅分子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四乙基铅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核 D . 四乙基铅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5
9、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10、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

A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钠离子

B

CO具有可燃性,CO2不能燃烧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C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苯分子

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A . A   B . B    C . C    D . D
11、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序号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生铁片和钢片

氯化铵和碳酸氢铵

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第一方案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分别品尝味道

第二方案

用磁铁吸引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闻气味

分别取样,分别加到水里,观察现象

分别取样,分别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 . 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a、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1℃时,将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晶体均不含结晶水) D . 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含水量最多的是b物质的饱和溶液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MgSO4溶液

H2SO4

Mg(OH)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g(OH)2 , 过滤

B

O2

CO2

氢氧化钠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FeSO4

Cu

蒸馏水

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蒸发结晶

D

K2CO3

KCl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14、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
A . 52.8% B . 47.2% C . 36% D . 64%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五种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⑤所属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B . ①③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C . ①④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②③⑤都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获悉,2017年黑龙江产量为1203.76亿,实现“十四连丰”,自2011年以来连年保持全国首位。请回答有关问题:

(1)黑龙江生产的粮食主要是小麦。请你根据图中缺肥小麦的生长状况来看,小麦所缺的化肥的种类是①      (填种类),所缺少的这种元素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②      
(2)用小麦磨出的面粉,可以蒸馒头,蒸馒头时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①      。面粉可为人类提供营养素﹣糖类,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3)人们吃馒头,当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其原因是人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有①      ,它能将馒头中的部分淀粉②      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2、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了一次8000米级、两次9000米级和两次10000米级下潜应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在潜水过程中采用电池驱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是(答全过程,用“→”表示转化      
(2)“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的外部材料采用钛合金制成,这利用了钛合金的物理性质是      

A    相容性       B    熔点高       C    抗腐蚀性能好    D   机械性能好

(3)金属钛是用钛矿石之一的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和炭粉反应,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首先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第二步是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铝在加热的条件下与TiCl4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金属钛。第二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      
(4)若“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电池的电能来源于太阳能发电和用火力发电即燃煤发电比较,既可以节约①      ,又可以减少②      等污染物的排放(至少填两种污染物化学式)。
3、如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此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      
(3)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4、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方法分类,可将实验①      (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②      

(2)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过了氧化物,若根据性质分,可以把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其中酸性氧化物指的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如P2O5就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P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氧化铜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请根据氧化铜与酸反应的生成物,推测碱性氧化物的定义是②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氯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棉花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空白。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需要的仪器编号有      
(2)请将图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过程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3)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连接如图,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把导气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锥形瓶的中上部,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      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部分气体导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导管口有      的现象。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现有A,B,C,D,E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A的粉末是黑色的,D可以用来配置波尔多液,D、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

(1)在图中标出C和D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量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张南同学和小岗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 NaOH、Na2CO3、NaCl、NaN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提示:氢氧根离子和银离子相遇时会产生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这包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张南同学和小岗同学取一只烧杯,先加入白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配成溶液。以下简称待测液。

实验一:张南同学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于是他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Na2CO3

(反思与评价)请你对张南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实验二:小岗同学取实验一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Na2CO3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张南同学和小岗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用实验验证溶液成分过程中,若所选择试剂      ,才能验证这种物质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三:张南同学取小岗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即红色滤液B少许,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请对张南同学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二我们可以总结出用实验验证溶液成分的过程中,若所选择试剂      ,无法验证其他物质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四:老师的实验,化学老师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其目的是      ,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于是化学老师得出的结论是:白色粉末中含有的所有物质是      

(表达交流)总结张南同学取小岗同学的探究历程,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实验,得到科学真谛。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张南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求解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混合物中钠元素和镁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4)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配制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的实验用品有烧杯、玻璃棒、氢氧化钠固体、药匙、托盘天平、量筒,其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有      (填名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