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实验B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共15小题)

1、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

A . B . C . D .
2、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 .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 .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C .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 .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9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4、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 .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 .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 .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5、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 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 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 . 有机物含量 B . 空气体积分数 C . 土壤生物数量 D . 无机盐含量
6、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5-是一种单质 B . 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 . 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7、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 .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 . 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 . 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 . 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8、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 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知识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9、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当1.5gX和一定量的Y 充分反应后,生成了3.6gM.则在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为(  )
A . 1:2 B . 2:1 C . 1:4 D . 4:1
10、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B . 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C .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D .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11、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12、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 一种简单有机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 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 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13、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       )
A . 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 B . 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 C . 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 D . 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
14、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某金属M后得到一种酸性物质:HMCl4 , 则下列物质所含M元素的化合价与HMCl4不同的是(    )
A . M2O3 B . M(NO3)3 C . M2Cl3 D . MPO4
15、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M、N、P、Q四种物质各10g,充分反应后测得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未知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反应后容器内P的质量为8g  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P+Q

A . ③ ④ B . ① ③ C . ② ③ D . ① ④

二、填空题(1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共8小题)

1、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化学用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氯元素cL       
(2)2个硫酸根离子(SO42-)2        
2、化学方程式4FeS2+11O2 2X+8SO2中的X的化学式为       ,组成该化学式的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另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它的化学式为       。
3、为了探索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中温度、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0.2%

5.0%

5.0%

温度

15℃

15℃

20℃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②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②号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能促进萝卜幼苗进行      作用。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萝卜进行      作用的缘故。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其阳离子是      ;(写出一种即可)
(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5、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小时测得CO2和葡萄糖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有无光照

充分光照

充分光照

暗处

暗处

温度

15℃

25℃

15℃

25℃

CO2变化量

减少44 mg

减少110mg

增加22 mg

增加44 mg

葡萄糖变化量

增加30 mg

增加75 mg

减少15 mg

X

请回答:

(1)如果要比较这株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放出CO2量的多少,应选择      两组数据。
(2)25℃时,这株植物在黑暗处放置1h,要消耗葡萄糖(x)       毫克。
(3)通过分析表格,试解释新疆吐鲁番的西瓜比绍兴的甜的原因。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铭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2)小铭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铭同学填写空格:甲中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是      
(3)小铭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7、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1)a是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需检查气密性,方法是用手握住试管,将导管连接好后放入水中,若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2)图d表示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的变化趋势,则y可以表示      。 (2)
A .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C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 . 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
8、一定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内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0

0

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2

4

8

反应后的质量/g

0

(1)表格中④的数值为       ;
(2)该反应中A和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探究、说理题(24、25题每空2分,26题5分,共19分)(共3小题)

1、在开采自燃煤层时,矿工会在煤矿内残留的煤上喷洒一定浓度的阻化剂溶液,抑制煤的自燃,从而达到较好的防火效果.某科研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煤粉进行了相关测试,得到以下数据(活化能指煤粉达到着火温度后到煤粉燃烧所吸收的热量).

项目

无阻化剂

喷洒水

喷洒阻化剂(MgCl2)溶液

着火点(℃)

274.1

274.1

283.8

活化能(KJ)

9.68

9.68

12.58

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喷洒阻化剂溶液能抑制煤自燃的原因作出解释.

2、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请回答: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子,放入       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若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        。
3、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

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 ,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V1V2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四、分析、计算题(第27题4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8分)(共3小题)

1、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时有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残留物。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2)出现雾霾天气时要尽量用鼻呼吸,因为鼻中的      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气管;
(3)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时呼吸状态的曲线是      
(4)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正确的做法:      
2、某兴趣小组测定双氧水(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加入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④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⑤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1)在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3)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    。 (3)
A . CO2 B . 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C . 氢气 D .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4)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 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氯化钙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      
(4)求表中m的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实验B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