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c)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训练营。(共10小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比喻) B . 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比喻、拟人) C .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D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
2、读拼音,写词语。

wǔ  mèi

jīng  tàn

hún  zhuó

huí  wèi

      

      

      

      

lè  qù

lǐ  mào

mèng  xiǎng

yìn  xiàng

      

      

      

      

3、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染(xuān)      勾(lè)       古包(ménɡ)   回(yū) B . 差(cēn)       迷(ménɡ)    苍(qiónɡ)     蕉(bā) C . (miǎn)      摇(yè)       育(yùn)      浆(qònɡ) D . (bāo)      郁(fù)       鸣(zhuǎn)      婆(shā)
4、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硕大无                顾影自                   然大悟          翠      欲流

      千里               驰神往       孤芳自                参      不齐

(2)以上词语中描写颜色的有:            ,这样的词语还有                  
(3)以上词语中形容自我欣赏的有: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4)以上词语中形容突然明白的是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5、课文欢乐谷。
(1)夏夜,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情景不禁让人想起      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            。”
(2)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草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景和蒙汉的深情。

②作者在《丁香结》一文中借丁香结的形象寄托她的哀怨之情。

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句子是“      ”。
6、古诗中有许多描写神奇大自然的佳句,请选择恰当的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

草色   清泉  乱花   江清   清风  黑云

(1)      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      月近人。
(3)      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明月松间照,      石上流。
(5)天街小雨润如酥,      遥看近却无。
(6)明月别枝惊鹊,      半夜鸣蝉。
7、课内阅读(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作者初到草原的感受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突出表现了这样的特点?
(4)写出文中表示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哪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5)你觉得草原的景色怎么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吧!
8、课内阅读(二)。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的含义。
(3)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4)你知道哪些关于丁香的诗句吗?写一写。
9、课外阅读。

非雪天不能读书(十四)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  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根据拼音,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wú  xiá               xiāo  qiǎn      

yòu  huò               sī  cǔn       

(2)第①段中,“有接天莲叶相伴”一句,是由      朝诗人      的诗句“      ”转化而来。
(3)第①段中“一天风雪”中“一天”的意思是      ;第④段中“恋恋不舍”一词体现出一种感情,它与本段中“      ”一词相呼应。
(4)“奢侈”的本义是花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它在第③段中如何理解?
(5)综观全文,题目中的“雪天”既指      的雪天,也指      的雪天和       的雪天。
(6)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有一番风情;

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秋天读书,      

冬天读书,      

(7)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你一定读了不少书,有过不少的经历,感受或乐趣,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优美的语言传达出来。
10、习作大舞台。

童话里面有万能的药水,能够让我们变成其他的东西,用它们的视角观察我们的世界。当你变成一只会飞的金甲虫,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想象,将这段神奇的经历写下来。

基础训练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c)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