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10小题)

1、下列物质,不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   )
A . 氧气    B . 硫酸铜溶液    C . 硫酸锌溶液    D . 稀硫酸
2、下列是4种矿石(括号中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属于单质的是(    )

             

(Al2O3)        (Au)         (CaWO4)     (Cu2S)

A . 铝土矿 B . 金矿 C . 白钨矿 D . 辉铜矿
3、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橄榄油 B . 蔬菜 C . 米饭 D . 牛肉
4、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质量增大 B . 间隔增大 C . 体积增大 D . 个数增多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活性炭防毒面具吸附毒气 B .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C . 将水加入到生石灰中 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直接用手抓取药品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 . 量取液体时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D . 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物质
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3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3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B .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是8:1 C . 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都要大 D .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高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10、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C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 .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      
(2)苛性钠      
(3)3个铁离子      
(4)标出硝酸锌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汉语中很多成语都与化学有关。
(1)“釜底抽薪”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拟,该方法能阻断燃烧的原因是      
(2)釜是古代的一种金属锅具,用釜煮熟食物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3、学习化学以后,相信你可以正确的解释生活中的诸多现象。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洗涤剂能      (填“乳化”或“溶解")油污。
(2)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些不同。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因为      

②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O43溶液为黄色因为      

③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因为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4小题)

1、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 ,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的实质是      
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2)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a物质       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3、现有下列金属:Mg、Zn、Cu、Ag,为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溶液是稀盐酸,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所用的金属可能是      
(2)若溶液是CuSO4溶液,金属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4、已知烧杯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①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现象是      
(2)烧杯③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可观察的现象有是      
(3)最终烧杯④中除酚酞外,溶质有      (填化学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2小题)

1、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A实验用于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2)B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C实验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装置,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需要的操作是      
(4)D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魔术时发现,若向某种红色饮料中加碱和亚甲基蓝(一种化学试剂),混合振荡后,饮料先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

【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查阅资料】

I.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II.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1)实验1: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

编号

1-1

1-2

1-3

1-4

1-5

实验

现象

呈红色

呈红色

呈黄绿色

呈紫色

振荡后呈蓝色,静置后呈黄绿色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酸碱性      (填“会”或“不会”)影响饮料的颜色。

(2)小组同学认为“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依据的现象是      
(3)综合实验1猜想“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所依据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4)实验2:进一步探究静置一段时间后饮料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

2-1

2-2

实验

现象

振荡后呈蓝绿色,静置后无明显变化

呈黄绿色

由实验2-1可以推断,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导致饮料静置后变黄绿色,Na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5)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      有关。

五、计算题(6分)(共1小题)

1、现有50g的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28.7g,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